文化部:计划5年内投入60亿元 修复灾区受损的文物
据文化部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指导小组介绍,文化部将调整文物保护维修、乡镇文化站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专项资金使用方向,明确今、明两年的专项资金安排将向灾区倾斜。文化部目前正在起草《关于公共文化设施灾后重建指导意见》,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设部等部门的支持和国家统一救灾款项的补助,确保把地震灾区文化设施重建纳入国家灾后重建规划。
汶川地震发生后,文化部由周和平副部长带队,组成灾后重建规划工作指导小组,赶赴甘肃、陕西、四川、重庆灾区调查。据调查,地震使上述地区文化系统遭受严重损失。灾区文化局、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等基础设施均严重损毁。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被夷为平地,四川全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件珍贵资料全被掩埋,绵竹年画传习所严重损毁。陕西省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汉调桄桄,有12件重要实物资料受损。
地震对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共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严重破坏;许多博物馆、文管所的馆藏文物受损严重,共计损毁文物1839件,其中珍贵文物151件。甘肃省共有53处不可移动文物受损;陕西省有56处文物保护单位发生灾害;重庆市共有97处文物点、9个单位、17处展厅、12件文物藏品受损。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副主任叶青说,国家文物局正在与财政部等紧急磋商,计划5年内投入60亿对受灾严重的川、甘、陕、渝、滇5省市文物进行修复,其中,国保单位及珍贵文物的修复全部由国家财政投入,灾情严重的省市级文保单位争取通过国家财政补贴开展修复工作。另外,受损严重的都江堰二王庙等工程,由于其图文资料保存完全,前期修复工作将于6月份开始。
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大多数是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生态脆弱、文化基础薄弱、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文化系统灾后重建任务复杂而艰巨,仅以重灾区四川省为例,88个受灾县(市、区)需要重建、维修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和基层站点共计1720个,同时需要修复文物保护单位210个。目前,灾区文化系统急需帐篷、被褥、活动房、基本办公设备、车辆等物资。
可敬可佩的是,地震发生后,灾区文化系统干部职工不等不靠,积极自救,坚守岗位,开展力所能及的文化活动。四川成都市文化局组织130支放映队进入40个灾民中转安置救助点,为20余万灾民放映1000场数字电影。通过电影放映,传达党中央、国务院的声音,普及相关知识,帮助灾区树立信心,缓解心理方面的压力。
陕西宝鸡市图书馆在馆舍建筑主体发生倾斜,立柱大部分发生裂缝,在馆内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的情况下,精心挑选文献资料,组成“帐篷图书馆”,在渭河公园等群众密集的防震场所,开展书刊阅览、办证等服务,放映录像电影,印发防震防疫宣传品,成为宝鸡市民白天黑夜防震场所一道独特的风景,深受市民的欢迎和好评。陇南市武都区甘泉乡文化站、市五一剧团、市文化出版局办公楼墙体出现裂缝,已成危房,不能办公,就在户外搭建临时办公桌坚持工作。
对此,周和平说,文化设施毁损严重,文化系统正在做灾情统计、现场勘察等工作,抓紧制定恢复重建详细规划,促进并保证灾后文化设施重建、加固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