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汪道昆撰文的原碑在黄山歙县被发现
2015-10-26 16:46:30 作者:张斌 王红春 来源:中安在线 已浏览次
日前,记者在歙县县城新南街一户人家家中发现一块石碑,碑高六尺,系汪道昆撰文的《陈令君霖雨碑》。该碑与歙县的许国石坊同在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立,碑文后收于汪道昆《太函集》卷七十,题为《陈令君霖雨碑记》。
汪道昆(嘉靖四年十二月廿七日—万历二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出生於歙县千秋里,又名汪守昆,明代著名戏曲家、抗倭名将。初字玉卿,改字伯玉,号高阳生、别署南溟、南明、太函氏、泰茅氏、天游子、方外司马等,歙县西溪南乡松明山人(现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汪道昆有《副墨》及《太函集》120卷,收散文106卷,刻于万历十九年(1591)。自万历三年请告归里后,隐居家乡近二十年,致力诗文,与“后七子” (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徐中行)诗人诗酒唱和,与王世贞(明代文坛盟主、史学巨匠,后七子领袖之一,曾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齐名,并称二司马。
据史载,汪道昆在万历十二年“建精舍于肇林,作《遂园记》。”“卜筑太函于问政之麓,室名函三,自号函翁。”再加上此碑的记载,可见,汪氏致仕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徽州府府城和歙县县城。碑中提到的陈令君就是陈九官,浙江鄞县人,明万历五年进士,万历年间曾任歙县县令。万历十年(1581)、十一年(1582),歙县连续降雨,到了十二年,干旱异常。县令陈九官率民众祈雨,说出“愿减令未死之年,纾吾民无辜之罪“这样眷顾歙县民生的言语,向天求情,感动天地,果真求雨成功。此碑记也弥补了史书对陈九官这个小小县令传记的记载不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