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出土6000年前滦河流域石雕人像 早于红山文化

  9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滦河文化节暨“走进滦县、携手发展”招商洽谈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考古专家谢飞发布了滦河流域石雕人像考古发掘成果。

  滦河流域石雕人像长约7.4厘米,宽约8.4厘米,高约15.1厘米,它的挖掘和出土源于滦河滦县段采沙工人的一次夜间采沙,于2013年10月份被打捞上来,而在其打捞处上游大约4公里的位置则是著名的后迁义遗址。就在石像打捞处上游4公里,就是著名的后迁义遗址所在地。此间曾经出土坑竖墓穴9座,出土青铜鼎、磨光陶器等珍贵文物200余件,从地层看,上层有商文化,下层为龙山文化。

  谢飞表示,这尊石雕人像,应属于6500年至6000年之前的赵宝沟文化遗物,早于红山文化。石像既是中国祖先崇拜的实物证据,也是神灵崇拜的先导,证明该石雕人像是当时氏族社会精神世界和艺术世界最崇高的表现形式。

  今年7月24日,滦县人民政府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由谢飞主持,召集了该所副所长陈星灿等5位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迟教授等专家学者,对出土石像进行学术研讨后认为,滦县出土的石雕人像取材于天然砾石,花岗岩质,雕像依原材自然形状设计,造型古朴典雅,加工浑厚有力,颇具审美理念,与周边出土的同类标本风格一致,是滦河流域出土石雕人像中代表作之一,也是滦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的代表作。

  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全长885公里,流入渤海。几千年来,滦河流域的先民给后人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大量文物,凸显出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古文化区系的重要地位。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