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已发现近600处长城遗址

  新疆境内已发现长城遗址共有近600处,包括:200座烽燧、372座城池和遗址、22座戍堡。

  近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新疆境内长城被确定的时间并不长,对它的研究、保护也处于起步阶段。和内地长城遗址不同的是,新疆境内长城没有连续的墙体,而是根据特殊的地质特点修建呈点状、块状分布的防御体系,但却延续了中原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军事用途。因此,考古界将新疆境内的烽燧、戍堡等遗址统称为长城遗址。

  从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为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保障西北边疆的安定,历代中原王朝就开始在西域绿洲地带,修筑烽燧、亭障,使其发挥和长城一样的屏障作用。

  西汉时期,为了防御匈奴侵扰,汉政府在若羌县和且末县一带设置了烽燧,并沿若羌、尉犁、轮台、库车设置了一条有战略意义的烽燧带。

  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愈发繁荣,新疆烽燧开始增多,并形成南、北、中3条烽燧带。南线:东起若羌县,经和田,西迄塔什库尔干;北线:东起伊吾,经哈密、巴里坤、奇台、阜康,至玛纳斯;中线:东起哈密市,经吐鲁番、和静、焉耆,西迄疏附。

  进入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伊犁将军府,先后修建了数条烽燧(卡伦)群,主要分南北两路。北路卡伦分布在天山以北,巴里坤以西的辽阔地区,南路卡伦分布在哈密、吐鲁番、乌什、阿克苏、喀什、和田河等地区。贯穿新疆东西,遍及天山南北、山川隘口及重要通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