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土首座宋代砖雕壁画墓
南宋古墓内壁
南宋古墓外观
五合镇墓石
墓壁上用砖镶砌而成的图案清晰可辨
近日,南京雨花台区西天寺墓园附近发现一座南宋砖雕壁画墓,经南京市考古研究所20多天的考古发掘,其现场清理工作初步完成,出土金、银、玉、铜、铁、水晶质、石质文物30余件。其中一面直径47厘米的铜镜上铸有一圈铭文,为今人揭示了墓主的身份——他是南宋初年一位姓高的高级将领,相当于现在的军长。其独特的墓葬形制结构——仿木结构雕砖壁画墓,在南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昨天,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此次考古的发掘情况。
古墓内壁
用不同形制的砖镶砌成
考古领队王宏告诉记者,今年3月27日,“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遗体志愿者纪念林”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古代墓葬,该墓葬位于西天寺墓园东北角的山坡上。接到举报,南京市考古研究所立刻派人到现场勘查,并于5月20日开始考古发掘,经过20多天的工作,发掘清理工作初步完成,出土金、银、玉、铜、铁、水晶质、石质文物30余件。
“这座古墓为仿木结构斗拱砖雕壁画墓,坐西面东,平面形状略呈"凸"字形,总长13.5米、宽4.5米。”王宏介绍,整座古墓由墓室土圹、墓道、墓门、门墙、墓室构成。从王宏提供的墓室照片来看,墓外面前壁为仿木建筑结构,前壁开拱券门,其余三壁均为砖雕壁画,后壁正中用不同规格的砖镶砌成一扇半掩的假门,及两侧的直棱假窗,镶砌窗棂。南壁镶砌有一扇直棱假窗和一只桌案。北壁则在右半边镶砌有一张桌子和相对而坐的两把椅子,左半边镶砌有一只衣架,并在右上角镶砌一把剪刀。壁画上方一周设置雕砖仿木斗拱,一共7个。
考古专家祁海宁告诉记者,“这种砖雕墓常见于南宋时北方,一般来说,这一桌两椅上,椅子上还要坐人的,但人物通常是彩绘,我们推测可能彩绘脱落了。这些砖雕主要是营造出一种"生活化"的氛围,体现了南宋时人们的一种生死观。” 从远处看去,古墓四壁一块块不同形制的砖,把一个冷冰冰的墓室“变”成了一幅完整、鲜活的宋代生活画卷。
墓室风格
说明从北方来了一群人
王宏表示,该墓葬的形制和风格是仿木结构雕砖壁画墓,在南京尚属首次发现,江南地区仅有零星发现。“这种形制的墓室风格,特点非常明确。以前全国发现过很多,但都集中在北方的山西、河南、河北等一代,代表北方地区葬俗。”
由于这种墓葬形制结构,与南京发现的同时代的建中宋墓(疑似秦桧夫妇墓)、清修宋墓(秦熺夫妇墓)等截然不同,却与北方宋金时期的壁画墓类似,王宏据此推测墓主人应是来自北方。“在南京发现这座墓葬,说明北方不仅来了一个人,而是来了一群人,否则建不了这么大规模的北方墓葬。”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南京泥土是酸性的,发现的时候,墓主夫妻的遗骸几乎已经腐蚀得没有了。在现场,考古专家发现了两块石质墓志,“墓志一般是介绍墓主生平事迹的,遗憾的是,墓志上的文字全都涣漫不清了,一个字都认不出来。”
墓主身份
原来是位姓高的武将
原来悬挂在墓室券顶正中间的铜镜,是本次考古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原来,这块直径为47厘米的大铜镜,上面铸着的一圈铭文让墓主的神秘身份曝光:“绍兴岁次乙亥壬午月甲寅日雁门郡开国侯御前中军统制高翊卫宅建立亡妻恭人朱氏墓铭”共38字。
正是从这38个字里,考古专家得知了墓主人的身份、年代及其他相关信息。“墓主死于绍兴二十五年,距今正好860年。当时是中国的第三次大移民时期,在南京发现这个时期的这种墓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佐证,它见证了当时南北文化的交融、交汇。”王宏说。此外,铭文上说“雁门郡开国侯”,其中,雁门郡是山西,杨家将就是山西的,也就是说,墓主是北方人,姓高,其夫人姓朱。
这段铭文还透露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墓主为南宋绍兴年间御前中军统制高姓武官,相当于现在的军长。“一位"御前中军统制"(官职名)的高姓武官为妻子朱氏建造了这座墓。墓中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男性用品,证明此墓是夫妻合葬墓,也就是这位姓"高统制"与其妻的合葬墓。”王宏介绍,南京在南宋时是建康府,曾是皇帝行宫所在,也是偏安江南一隅的南宋朝廷的江防屏障,军事地位极其重要。
御前中军统制>>>
文献记载,南宋绍兴年间,在南京驻有重兵,最高编制为“御前诸军”,这个部队共有5万人,5千匹马,下辖游奕军及前、后、中、左、后军。这位高姓军官可能就是“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下属的“中军”的统制,也就是指挥官,“统制”在当时算是高级军官。
镇墓石
由五色鹅卵石组成
王宏介绍,墓室地面上建有棺床、祭台,其中棺床占据了墓室的大部分面积。而在棺床中部,考古专家发现一个“金井”,呈正方形,边长40厘米,深6厘米。里面放置五色鹅卵石,其中,黑、红、青、白四色鹅卵石分别放置于金井的北、南、东、西四个方向,中间一颗为黄色,体积略大于其他四颗。“它们也分别代表着玄武、朱雀、青龙和白虎,天之四灵,以正四方。”专家说。
据史料记载,这五块石头被称为“五合镇墓石”,是一种北方的葬俗,起源于唐代,武三思的墓中就发现过这种石头组合。“五合镇墓石”有辟邪镇墓的作用,为死者“安灵镇神”。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