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颠覆传说 还历史以真实

在咸阳市城北6公里处,有南北两座古墓,相距百米,均呈覆斗形,传说南为周文王之陵,北为周武王之陵。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毕沅立的石碑以及明清两朝所立石碑四十余座。但是,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周王陵呢?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陵石铠甲坑出土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陵石铠甲坑出土的铠甲 秦人战场厮杀不用甲胄护身吗?

 

  气势恢宏的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烧掉?

 

  传说中的周王陵埋葬的是周文王父子?

 

  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准确吗?

 

  传说中的周王陵 考古证实为秦王墓

 

  在咸阳市城北6公里处,有南北两座古墓,相距百米,均呈覆斗形,传说南为周文王之陵,北为周武王之陵。陵前有清代乾隆年间毕沅立的石碑以及明清两朝所立石碑四十余座。但是,它们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周王陵呢?

 

  考古结果证明传说有误,周陵其实是战国晚期的秦王陵墓。2007年,考古人员对陵园进行全面勘探,两座墓葬形制均为“亞”字形,在陵园内地表散 落有大量的残砖块、瓦片,残瓦片外表有粗绳纹、细绳纹、篮纹以及素面。素面圆瓦当在战国早期还有一些,战国中晚期已甚少。其中葵纹瓦当同于秦咸阳遗址所发 现的纹样。

 

  考古专家说,之所以认定是秦王墓主要有三大依据:一、根据《集解》引《皇览》曰:“秦武王冢在扶风安陵县西北毕陌中,大冢是也。人以为周文王 冢,非也。周文王冢在杜中”。《正义》引《括地志》云:“秦悼武王陵,在雍州咸阳县西北十五里也。”《皇清经解》引孙星衍《毕陌毕原考》云:“毕陌在渭水 北,秦文王、武王所葬,即今咸阳之陵,先诸书甚明,其误自宋人始。”可见自宋代,就有周陵的误传。二是陵园的布局为南北方向,而墓为东西方向,东西方向的 “亞”字形符合战国晚期秦王墓的特点。三、最重要的是在考古中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根据其纹路等特征应为战国晚秦时期。考古专家推测周陵应该为“秦悼武王或 者秦惠文王”的墓。

 

  解开了周陵的谜团,那么西周王陵在哪?至今还是个谜团。有说在西安郭杜附近,也有说在咸阳附近,也有说在周公庙附近,至今没有定论。

 

  火烧阿房宫 项羽含冤2000多年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戍(shù)卒叫,函谷举,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给人们勾勒出了一幅金碧辉煌阿房宫的场景,最终因西楚霸王的一炬,而化为灰烬。 2000多年来,项羽都被认为是火烧阿房宫的罪魁祸首。

 

  传了2000多年的谣言也止于考古发现!原阿房宫考古队队长、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资深考古专家李毓芳说,通过她多年的考古发掘,阿房宫根本没建成,更谈不上被项羽付之一炬。

 

  资料显示,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东西1270米、南北426米,台基上面西、北、东三面已有夯筑土墙,墙顶部有瓦的铺设;夯土台基上面没有建 筑南墙。三面墙里面没有发现秦代文化层和秦代宫殿建筑遗迹,仅有东汉——北朝时期——宋代乃至近代的少量建筑遗存和墓葬。考古专家介绍,前殿夯土台基南侧 均为建筑台基时人们所踩踏过的路面。从路土分布的情况来看,人们是把夯筑台基用土从南面运到北面,再从北面开始往南逐渐夯筑台基。因工程未能完成,所以台 基上面的南墙还没有建,台基南侧的路土还没有妥善处理,这说明阿房宫前殿没有建成。

 

  这意味着《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乃营建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只是图纸上的设计,未能得以实施,也就不可能有火烧阿房宫了。

 

  其实,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的事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 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是对咸阳采取了烧、杀、抢虏的政策,而没有提到烧阿房宫。《史记·项羽本纪》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 也只字未提火烧阿房宫。项羽火烧的秦咸阳宫,这在考古中得以证实,咸阳宫发现大量的火烧土。

 

  那么,是谁把这场火灾“移”到了阿房宫?明确指出阿房宫被大火焚毁过,最著名的人要算是唐代大诗人杜牧,李毓芳说,杜牧其实是借古讽今,说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希望统治者爱护本国百姓。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