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大旗山惊现一对明代石狮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石狮视为吉祥之物。如今,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商家、公司也将石狮摆在门口,既起装饰作用,又取吉祥之意。但在夹江县木城镇大旗山山野中,有一对石狮子虽线条粗犷,但也形象生动逼真,关键看上去还“萌萌哒”,与人们平常所见的石狮有很大的差别。11日,记者接到市民报料后前往实地采访,一睹这对石狮的风采,听当地人讲述了这对石狮的传说,还发现了大量寺庙遗迹。随后,记者请教了该县曾从事过多年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周杰华老师,他认为这对石狮明代雕刻风格十分明显,应该是一对明代的石狮,已有超过500年的历史。

 

  A 市民报料大旗山上惊现奇特石狮

 

  “太奇特了,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石狮子不一样。”日前,记者接到市民刘先生的报料称,他在夹江县木城镇大旗山上看到了一对石狮子,与平时看到的石狮形象差别很大。

 

  11日,记者来到刘先生发现石狮子的地方——木城镇大旗村二组村民邓启华房屋附近。这里与眉山市洪雅县三宝镇宝坪村交界,在大旗山半山腰。山上林木葱郁,下方溪沟狭长深邃。沟内生长着大量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桫椤树,是许多驴友们熟知的木城桫椤沟。

 

  邓启华房屋的下方是一条硬化的组道,一对石狮位于组道坎下。两只石狮各蹲坐在一块方石上,后足弯曲,前足挺立。这对石狮高约170厘米,分坐在一条石阶路两边,相互对视。这对石狮均用红色砂岩雕刻,上面还有明显的凿痕,线条粗犷,形象生动逼真。左边的石狮可见雄性生殖器,右边的石狮前足上有一只幼狮。64岁的村民邓启华说,左边的应为雄狮,右边的应为雌狮,是一对。

 

  左边的雄狮眼珠凸出,侧脸向右,“神情专注”地注视着右边的雌狮。雄狮左前脚踏一个正方体状石块,右前脚踏一个球体状石块。邓启华说,他听人说石狮前脚所踏之物应当有“天圆地方”的寓意。遗憾的是,雄狮的鼻子和上嘴唇及部分下嘴唇残损了,但从形态上判断,它应当是张着嘴的。

 

  右边的雌狮同样眼珠凸出,侧脸向左,“含情脉脉”地注视着雄狮。雌狮颈系铜铃,嘴部咬合,咧唇露出一排牙齿。与雄狮相反,它右前脚踏一个正方体状石块,左前脚踏一个球体状石块。在雌狮的右前脚上有一头幼狮,正亲昵地贴在雌狮的足上,情趣盎然。美中不足的是,幼狮的头部已齐颈处残缺。

 

  这对石狮的爪子、耳朵及头顶的螺髻等细节雕刻入微,逼真形象,在狮身上还有看似绣带的刻画。狮身均有一定程度的风化,看似存世年代久远。石狮头顶及背部长满了苔藓,状似狮毛,反倒增添了一丝情趣。见记者在拍照,邓启华拿来镰刀清除石狮附近的杂草。他告诉记者,有许多到木城桫椤沟来游玩的客人都要专程来此看一看这对造型奇特的石狮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雄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