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尼勒克发现中国最早用煤遗址 距今逾3000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学者确认在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痕迹,初步断定其距今约3500年。图为燃过的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学者确认在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痕迹,初步断定其距今约3500年。图为遗址。

 

  13日,记者从正在进行实地考古发掘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尼勒克考古队获悉,专家已确认在尼勒克县恰勒格尔村吉仁台沟口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用煤痕迹,初步断定其距今约3500年,较已知人类使用煤炭资源的时间上溯了约一千年。

 

  据悉,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始于6月17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在至今持续约2个月的考古工作中对吉仁台沟口的墓葬进行挖掘整理,发现了煤灰、陶片和兽骨,并初步断定这里就是遗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部领队王永强告诉中新网记者,在遗址的堆积层发现了煤、煤灰和没有燃尽的煤,“我们断定这里就是中国最早的用煤遗址,国家文物局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重点科研基地主任李延祥也来现场进行了确认。”

 

  距离遗址约20公里的尼勒克县奴拉赛铜矿已经被专家明确有2400多年的开采历史,并且开采技术先进。在遗址中,考古学者还发现了一把布满绿锈的长约20厘米的铜刀,以及用于铸造青铜器具的陶范。

 

  李延祥称,“遗址里用煤的痕迹可以推论遗址内很有可能存在有铸铜活动的作坊。尽管在煤渣、煤烬中发现了一些锈透的铜颗粒,但由于在遗址周边还没有发现矿石堆积处、冶炼区、生活区等,用煤与铸造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考古论证。”

 

  考古专家称,煤炭被大量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见诸于《史记·西域传》,书中曾描述今天新疆南部的库车县一带用煤冶炼生产的场面,但没有发现任何用煤的痕迹。有确切记载的用煤记录和发现是在东汉,

 

  王永强说,在此次考古中的M49墓葬可以确定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而依据“打破遗址”关系,遗址应早于墓葬,可以推断,中国最早的用煤时间大约在3500年前。

 

  据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已加派考古力量,对遗址面积和堆积性质及用煤年代等作进一步确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