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确定真正播州土司杨辉墓此前的单室墓或是疑冢

  为配合海龙囤申遗进行的杨辉墓发掘近日取得重大发现,确认2006年发现的三室墓才是明代声名赫赫、南征北战的杨宣慰和他的二位夫人长眠之地,此前发现的单室墓或是疑冢。

  遵义播州杨氏世守播土700余年,为中央王朝藩篱,对古代中国西南边陲开发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白果村的雷水堰有一座单室墓,曾经一度被考古工作者判断为可能是杨辉墓。

  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杨辉墓考古队队长张兴龙介绍,2006年,当地村民在“杨辉墓”附近修建坟墓时,挖到一块巨石板,后确认为一座三室石室墓。

  为配合海龙囤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再次对“杨辉墓”及墓园进行发掘清理,重点是这座三室墓。经过发掘,考古队员有了新的发现,中间墓室墓志刻有“宣慰使退斋杨公之墓”,右侧墓室墓志为“有明故播郡淑人田氏墓志铭”。

  “真正的杨辉墓被发现,一场近30年悬而未决的考古争论盖棺论定。”张兴龙说。

  随后的发掘清理出大量的陶俑残片,可以辨别的有女侍俑,骑马俑等。

  贵州省考古所所长周必素说,确认三室墓是真正的杨辉墓,那么之前发掘的单室墓就属于误判,可能是其它土司的墓葬或存在其它的象征意义,或者就是疑冢。

  张兴龙说,现在对单室墓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疑冢说,杨辉预见到盗墓的危险,在自己的墓穴旁,修建一座显眼的疑冢,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二是风水墓说,一本名为《勘处播州事情疏》的古籍中,曾记载杨辉墓风水不好。三是杨炯墓说,在杨辉之前其堂兄弟杨炯即位,杨炯早夭未婚配,宣慰使之位才传给杨辉。单室墓相对位置高于杨辉墓,可能属于杨炯。

  考古工作者认为,随着贵州播州海龙囤、湖南永顺老司城和湖北唐崖土司城三处遗址的中国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杨辉墓等播州杨氏土司文化遗存会引起更多人关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