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万寿宫遗址一古井浮出土层

      南昌铁柱万寿宫遗址自第二十一中拆迁完成后,便进入挖掘阶段。整个过程惊喜连连,原大殿焚香炉的底座一对、4座疑似元代石兽、砖瓦瓷片……不断有古物现身。7月16日,记者从南昌市政公用集团万寿宫项目部了解到,在原铁柱万寿宫的遗址挖掘中发现一口古井。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结合史料推断,这可能就是传说中铁柱万寿宫的“灵魂”建筑——“锁蛟井”。

      据了解,铁柱万寿宫的称呼正是由“锁蛟井”而来,它是整个万寿宫街区的“灵魂”建筑,也是南昌古城的重要地标之一。7月16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古井已经被木板隔住,上面还铺盖了一层彩色塑胶保护膜。据当时发现这口井的施工人员回忆,7月13日晚上,他们正在帮着把渣土往外面运,地面上依稀露出一块石板,清除土层翻开石板后,发现是一口井。井里当时有水,于是请考古专家来现场。

      “根据手上历史资料记载的方位推断,这口井应该是传说中的‘锁蛟井’。”现场的专家说道。在这口井的附近,记者暂未发现传说中许真君镇锁蛟龙的“铁柱”。专家解释道,万寿宫自晋代以来多次重建翻修,铁柱可能由于年代久远和近代城市建设等原因“破除”或遗失了。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对万寿宫遗址实施挖掘工程,江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现场进行指导。项目部将妥善保护挖掘出来的古物,待原址挖掘结束后,一并聘请考古文物专家做专业考古鉴定,这些古物将在重建铁柱万寿宫中扮演重要角色。“如果确定了‘锁蛟井’内的水是活水源,我们将把活水融入万寿宫文化街区的景观中,将井水运用到街区用水等方面,真正实现‘千年古井,泽及后人’,这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项目负责人说。

      目前,铁柱万寿宫遗址在施工人员的挖掘中已初见轮廓。相信待万寿宫挖掘工作结束后,专家将对挖掘出的古物进行专业考古鉴定,为今后恢复万寿宫原貌提供参考资料。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