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告诉你中国的另一种起源

  外来文明之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金沙遗址出土的精致的金面具,有神秘的宗教色彩。

 

  赵殿增老先生跟我笑谈,说一个字便可总结古蜀文明:“神”——神权、神圣、神奇……这说法比较神妙。

 

  世界古代文明的早期国家无不借神权统治下民,古蜀王国也大体相同。鱼凫王朝是神权统治的典型,三星堆出土的最精美、最华贵的器物都出自用以祭祀神灵的祭祀坑。再看古蜀文化遗址的出土器物:那众多面目奇特的头像、面具是祖先崇拜的象征也是巫师的形象;那精美的太阳神鸟金箔体现了太阳崇拜;那高大的青铜神树是《山海经》中所说的通天神树“建木”的化身,是众神上天下地的“天梯”。

 

  列位古蜀王更是被置于神坛成了神仙。杜宇抱恨而死后化作杜鹃,不断揪心鸣啼直至啼血方休;开明王则是在楚国的家乡死后,尸体逆长江而上,漂到蜀地复活。这二位虽不曾有“数百岁不死”的待遇,却更长久地活在传说里。

 

  而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相比,更有着令人惊诧的神奇。

 

  当年参加考古发掘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显丹回忆:“当我们把第一个青铜人头像清理出来时,站在坑边的许多人都想看个明白。陈德安(另一位考古人员,现为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将青铜头像拿起来,高高举过头顶,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这好奇心从上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从三星堆到金沙,出土的头像、面具不论是青铜的还是黄金的,大都有一副奇特的面相:方颐大口,夸张的杏叶状巨目,眼球微凸,耳朵穿孔。这些阔耳巨目、阔口耸鼻的面孔,远不似中原造像人面的线条温润、表情柔和,它们以棱角夸张的面目、冷峻肃穆的神态横空出世,惊了四方。

 

  这些全不似中国各地族民的面孔从何而来?有人甚至曾遥想它们来自外星球。也许没那么远。最新的文化比较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在艺术风格上,这些古蜀人物雕像“与西亚雕像艺术十分接近”。

 

  另一件与中国本土文明相迥异的,是一根金杖,它最初是以“金腰带”的名目出土的,毕竟腰带在中原是比较被士人看重的服饰文化。但很快,考古人员发现,这根长142厘米的“金腰带”,内部残留有碳化的木质,似为一条木棍,“我们分析,这应当是一根权杖”,陈显丹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