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江发现宋元时期古河道遗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鄞江它山堰1号地块考古现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土的遗物

 

  昨天下午,宁波市文保所在鄞江召开它山堰1号地块考古成果新闻通报会。历时15个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对它山堰1号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和遥感探测,发现了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等重要遗迹。这些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宋元时期鄞江水利建设史和经济发展史提供了新的实物佐证。

 

  它山堰1号地块,当地人称“古城畈”,位于今鄞江镇环镇东路以西、南塘河以南、鄞江以北。由它山堰1号地块沿鄞江溯游而上约一公里,有唐太和七年(833年)修筑的水利工程它山堰。之后鄞江镇一带不断修筑了各类配套的水利设施,形成了复杂的渠首系统,至今鄞江镇周边仍保留有丰富的水利工程遗迹。

 

  2013年10至11月,它山堰1号地块面临出让开发,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西北大学对其进行了先期考古勘探。2014年3月以来,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两期对该地块进行了抢救发掘和遥感探测,共完成发掘面积1070平方米,揭露出宋元时期的古河道、石砌堤岸、道路、灶、房址等遗迹多处,出土各类遗物620余件。

 

  据考古发掘项目领队许超介绍,出土的遗物中,以瓷器为大宗,器型主要见有碗、盘、盏等生活用具,包含了当时南方常见的龙泉窑系、建窑系、景德镇窑系的产品,以及本地烧制的一些陶瓷器。

 

  在南宋魏岘所著《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上“洪水湾”条有载:“去(它山)堰半里余,沙港之南,地名"古城"。有小港,南属于江,今为沙所壅。耆老相传,谓旧尝于此置碶,近缘屡经洪水,江流冲入,渐与港通。恐日后为江水冲开,溪流顿汇,宜筑堤岸。”许超表示,此次发现的古河道,很可能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小港”。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