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挖出两块清代石碑 碑文书写者为清代官员(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小石碑为乾隆年间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石碑已碎成了数块

近日,七里河区八里镇崖头村一户村民在翻修房屋时,从土炕上挖出了两块老石碑。根椐碑上所刻的文字,文史专家确定均为清代的石碑,是兰州古迹金天观的文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拆房拆出老石碑

昨日,七里河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向本报反映,他们在帮助八里镇一户贫困村民翻修房屋时发现了两块老石碑,想请晚报帮助咨询有关专家,鉴定其价值。

当日上午,记者赶到八里镇崖头村石咀子,在阿干河东崖岸一个叫林家磨的地方,记者看到一户人家正在拆除旧房子后进行翻建。据工人介绍,他们在拆除这所老房子时挖出炕上铺的石板,仔细一看是块石碑,再查看后又发现了一块。据崖头村村委会主任陈兴江介绍,发现石碑之后他们看到上面所写的年代较远,感觉像是文物,就赶快拉到安全的地方保存好,等待专家进行鉴定。

石碑为金天观文物

陈主任说,大石碑长约1米2,宽约60厘米,小石碑长80厘米,宽50厘米。记者看到,由于在土炕中熏烧多年和挖掘过程中的损伤,两块石碑中一块较大的已经碎成了7块。大石碑上刻着“过金天观赠……”等字,约有220个字。落款为嘉庆己巳年冬十月,汉南严火良题并书,下面刻有篆书印章。小石碑上有52个字,后面刻着乾隆九年岁次甲子小春月为重光炼师书于金天观之洗心堂,汾州郭朝祚,刻有篆书印章。

据村民介绍,日本人轰炸兰州时金天观的道士曾在石咀子林家磨躲避过,这些东西可能是那个时候遗留的。

书写者为清代官员

兰州市地方志办副主任邓明先生看到老石碑照片后说,可以确定这两块老石碑为旧时金天观的文物,对研究兰州地方史具有极高的价值。

据邓明介绍,大石碑的撰写者严火良是云南宜良人,曾任甘肃布政使。书写碑文时间嘉庆己巳年是公元1809年。小石碑的撰写者郭朝祚为清代著名书法家,曾任兰州道之职。书写碑文时间乾隆九年是公元1744年。郭朝祚曾做《金天观歌》:金天观里多乔木,黛色阴森无夏暑。大者十围围不周,小者亦复如车毂。若怒龙喷浊浪,又如山鬼相撕扑。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