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宸桥边的吉如遗址有新发现

  拱宸桥边的吉如遗址有新发现——勘探到3处文物埋藏点,基本确定了良渚文化时期遗址的大致范围。

  昨天,拱墅区住建局说,5月16日至6月20日,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来到西塘河边开展考古勘探。

  吉如遗址的考古勘探,要从两年前说起。

  这个地方就在拱墅区的核心区块——上塘高架通益路附近,离桥西历史街区、拱宸桥就一炮仗路。

  2013年7月,拱墅区在这一带整治桥西十字港河道,挖出了一处良渚文化遗存。

  当时发现,良渚文化时期人工营建土台1处、房址1处、墓葬1座、沟1条、灰坑13个,出土石器、陶器等少量完整器皿和大量良渚文化陶片、少量动物骨骼。考古学家认为,这是良渚中晚期(4500-5000年前)的聚落。

  当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通报“2013年杭州的考古”时,这样评价吉如遗址——重要的良渚文化中晚期聚落遗址,对探讨杭州城郊良渚文化遗址、良渚遗址群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浙北、苏南、上海等地。中心区域位于良渚古城,在市区附近也有过发现,像半山、老和山一带,吉如遗址,算是良渚遗址群落的外围区域。不过,它的发现,让杭州城区已知的良渚文化遗址的范围,又往南移了。”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郎旭峰说,两年前发现后,这个区块就被保护起来了,现在,随着西塘河周边的开发,包括公园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所以重新来到遗址,做更详细的勘探。

  目前,勘探表明,吉如遗址位于西塘河块状公园项目地块东部,南北长约170米,东西宽约45米,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通过考古钻探,考古人员在吉如遗址有不少非常有价值的发现,在地下1-2米深处,发现了3处文物埋藏点。

  “有长条形区块,也有方形,最大的超过100平方米,这些区块的土质与周边的沙土不同,疑似有过人类活动。”

  郎旭峰说,要揭示土层下的具体内容,尚待日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未来,究竟是考古发掘,还是原址保护,需要等到考古人员将遗址的情况收集、整理,经国家和省文物部门的审核后决定。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