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不是盗墓 鉴宝大多忽悠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教你怎样寻找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

  端午节假期,2015年“沈阳早期人类探秘之旅”公众考古活动的两场关于沈阳早期人类活动的讲座如期举行。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通常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遗址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未来沈阳还会有哪些地方有可能发现重要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教授方启、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部主任付永平为志愿者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水边三级台地

  旧石器遗址一般在这里

  沈阳东部山区

  未来的大发现在那里吗

  水边三级台地

  旧石器遗址一般在这里

  上期公众考古活动,方启在沈阳农大后山向志愿者们传授了识别、打制旧石器的知识。在本期,方启和付永平两位老师继续向志愿者传授在哪里才能寻找到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的知识。

  方启曾经参与过南水北调过程中的前期考古发掘工作,他总结出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的特点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恰恰就生活在水边的台地上。他说:“旧石器人类遗址,基本上分布在水边的三级台地上,二级台地上一般是距离现在几千年前的人类生活遗址,而距离水面最近的一级台地,恰恰就是现代人类生活的地区。”

  付永平补充说:“遗址的位置要比较高,而且距离水源不能太远。距离河道近的河边台地,山地丘陵,这些地区发现旧石器遗址的可能性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旧石器遗址会比水面高出80米左右,青铜器的要在50米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方启解释说:“一方面水面在不断下切,另一方面地壳运动也在不断地抬升台地。”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赵晓刚认为,除了必要的一些专业知识,发现旧石器遗址还需要一点运气,他说:“发现旧石器遗址有偶然性。为什么?因为旧石器遗址是不可能通过勘探来发现的,它不像新石器土质有变化。”

  沈阳东部山区

  未来的大发现在那里吗

  据付永平介绍,建国以后到现在,沈阳发现了诸多古生物化石。其中包括猛犸象、披毛犀、大角鹿等等这些著名的古生物。他说:“2007年,康平田家窝铺披毛犀下颌骨,据说上面还有人类加工痕迹,但这个我没有亲眼见到,还不能确定。另外,在康平、法库,发现大角鹿化石的地方有四五处;在沈阳也发现了猛犸象的下颌骨加一部分牙齿化石。”

  付永平说:“目前在沈阳地区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地点有15处,其中康平、法库比较多,新民、沈北也有。但是在沈阳市区、辽中、苏家屯这些海拔比较低的地区,现在还没有发现。不过这些地区河边台地也比较多,苏家屯也有山地,相信以后会有发现的。”

  赵晓刚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沈阳农大后山遗址范围8万平方米,现在能进行发掘的不过几百平方米。沈阳1.3万平方公里,仅仅依靠我们考古人的努力,很难全部走到。这也是我们开展公众考古活动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让志愿者乃至全社会都参与进来,给我们提供足够的信息。”

  事实上,在沈阳的旧石器人类遗址调查中,现在发现的所有遗址,均是在旷野上,没有发现一处山洞内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悖于现有的旧石器人类遗址分布规律的。

  赵晓刚说:“在铁岭、本溪,都有山洞内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唯独沈阳没有,这不科学。相信在沈阳的东部山区内,会有这样的遗址。到目前为止,我们虽然发现了很多古生物化石,但是还没有发现过哪怕一个古人类化石,这个非常遗憾,也是未来我们沈阳考古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