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墓穴先联网再航拍,然后分析分子结构

  昨天上午,国家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基地在南岸区进行授牌签约仪式,这是全国首个关于生产“文物保护装备”的产业基地,形成包括研发、应用、集成、展示、服务、交易等“一条龙”式的产业集群。此外,一直以来拥有“文物保护航母”之称的“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也在现场亮相,2017年落成后,预计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年销售额超300亿元。

  最抢眼的是由我市声光电有限公司研发的首个“文物保护航母”:多功能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平台,每辆车造价在900万左右。发现一个墓穴后,平台首先运用远程通讯系统联网,然后由航拍系统进行拍摄。定位后,探测机器人进入墓穴,通过摄像头和温度计会将墓穴内的温度与图像传输到中心,确定挖掘方案。当一件文物被专业发掘团队发现后,实验平台将启动现场环境与现场分析系统,提供相关的仪器,分析墓穴内的二氧化碳含量、分子结构等,并模拟出跟墓穴内同样的环境结构,送至墓穴内对文物进行临时保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