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定陶十里铺北遗址 地下古城墙崭露头角

      备受关注的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十里铺北遗址考古有了最新进展,一段筑造于约三千八百年前的夯土墙“浮出水面”。5月27日,在位于临商路定陶仿山段西侧的十里铺北遗址考古现场看到,随着发掘工作逐步深入,该遗址地下一座曾存在一千五百年左右的古城墙仿佛正在揭开“神秘面纱”。

      据定陶县文物局定陶王陵管理所所长王世宾介绍,十里铺北遗址位于菏曹运河景观带施工工地,于2013年被发现,2014年7月开始抢救性发掘保护,多数探方在挖掘保护后逐步回填。最新发现源于今年2月底开始挖掘的一处长23米、宽4米、深约5米的探沟,就在本月中旬,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一段夯土墙,至此一座地下古城墙“崭露头角”。考古专家判定,这座古城墙筑造于距今约三千八九百年前,一直使用到距今二千二三百年,围护面积近3万平方米。

      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阶梯状的探沟有序地还原了夯土墙的立体刨面,极具层次感。考古专家在墙面上用红线标示了不同的文化层,分为I区、E区、H1区、H2区。仔细观察探沟的四壁,深浅不一的颜色在各个文化层上清晰可辨。

      “这段夯土墙只是古城墙的一部分,顶部宽约9米,底部至少宽15米以上。”王世宾说,“这个探沟还原的只是古城墙很小的一部分,其他的还都在我们脚下。”王世宾分析说,几千年前,这座古城墙环绕的近3万平方米区域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场所。为保护家园、抵御洪水,先人曾多次将城墙加宽加厚。“通过夯土墙剖面的纹理,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当初施工的场景和施工者的心血。由于生产力低下,古人夯实城墙时用的都是木棍,一下一下敲打出来的。”王世宾绘声绘色地说。

      王世宾说:“这次夯土墙的面世对确定十里铺北遗址的年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经省考古专家进一步分析、研究后,这里将进行保护和回填。”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