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报告出炉
2015-05-19 16:32:50 来源:海峡都市报 已浏览次
昨日是“5·18国际博物馆日”,记者从泉州市博物馆获悉,2012年泉州正式启动水下考古陆上调查,考古队员经过三年多的走访,目前泉州沿海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报告已经正式出炉,泉州水域发现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20处水下文化遗存线索。
据泉州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队队长泉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丁毓玲介绍,2012年,泉州正式启动水下考古陆上调查,至2014年完成对泉州市541公里海岸线沿线村落陆地调查,包括姓氏、人口迁徙、海洋信仰、码头形成等内容。
泉州海域有多少沉船,沉船上是否有文物?这一直是考古队以及市民关心的问题。丁毓玲告诉记者,调查启动之前,泉州只在泉州湾后渚港发现了宋代海船和法石沉船。但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理论上来讲,一定还有许多的沉船遗存。经过两年的实际调查走访、水面勘探,尤其是对渔民的口头采访,他们在捕鱼航海的过程中,从水下打捞上来的瓷器,沉船的构件,现在可以肯定泉州水域的沉船包括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20处水下文化遗存线索。
据泉州市博物馆陈馆长介绍,本次调查新发现古代沉船疑点和文物点共47处,复查古代沉船疑点3处,走访76处古代码头,调查中还发现了一批出水和出土文物,主要为陶瓷器、石构件、船板构件、铜器、铁器等,其中陶瓷器最多,器形种类多样,碗、罐、盘、碟、壶等,从年代上判断,这批出水物最早的为南朝时期。从产地上看,大多来自福建,也有来自江西、浙江,甚至有一些外国瓷。
据悉,今年将从调查所发现的沉船疑点中筛选5至6处,进行探测扫描和水下探摸,明年正式启动沉船疑点的考古发掘项目,并邀请日韩水下考古专家学者共同参与,以进一步加强东亚文化交流与合作。
另悉,昨日,泉州博物馆还举行了免费鉴宝活动和文物捐赠仪式。菲律宾中国商会总会向泉州博物馆赠送了一幅名为“盛世大泉州”巨幅画作;来自台湾地区的林玉泉立体绣传承人与徒弟合捐了一幅台湾立体绣《祥龙献瑞》作品;来自上海的收藏家朱煌良先生和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施元亮先生捐出收藏多年的1对北魏彩绘笼冠侍立俑、1件文立俑、1对军士俑和心经。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