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发现袁世凯亲属旧宅

周口市文物普查队会同淮阳县文物普查队在近日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一处民国时期的老民居,为袁世凯岳父旧宅——当是群众俗称“国舅府”。
“国舅府”位于淮阳县城西北约25公里的齐老乡于集村内,它东距于集村十字街约50米,南临朱搬公路,为村老治安所所在地,四周为村民住宅。于集村四面有护寨豪,村内高出地面约1.8米。据《袁氏家族》一书记载,1876年袁世凯经媒人说合,同陈州大于集的于家二小姐在项城袁寨结婚,第二年于氏生子袁克定。1915年袁世凯登基称帝,册封妻为皇后,于是于氏的兄、弟就成为名正言顺的国舅爷了,在陈州故乡大修其府第。据村内老人讲当时规模很大,但随着袁世凯倒行逆施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死去,于氏夫人也在1919年死去,“国舅府”也就风光不在。随着时光的推移,到现在仅存正房和东西配房,为硬山式建筑,灰色瓦顶,正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有廊,廊配二柱,前廊的檐板下饰有木雕的莲花。正房长9.6米,宽6.2米,东西配房长4.1米,宽5.2米。
袁世凯一生娶一妻九妾,妻于氏是陈州大于集的于家二小姐,在当时于家也是名重一时的豪门大户,土地很多,同项城袁家门当户对,袁世凯17岁时同于氏结婚。1879年袁世家族分家,20岁的袁世凯继承了嗣父的万贯家产,在陈州修盖房舍同,同于氏在陈州居住下来。在家创办了“丽泽山房”,“勿欺山房”两个文社,广泛接交当时的社会才俊,大多谈论如何强国富民,如何效法西洋,创办新军抵御外辱等话题。袁的一生好友徐世昌就是此时认识的。另外袁在其岳父家中就是现存的“国舅府”内认识了对他有影响的弦歌书院的山长——吴一俊先生,吴一俊是袁岳父于鳌老先生有莫逆之交,很有学问,接触过西方的先进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经世之道。袁世凯在陈州期间经常到“弦歌书院”听吴老先生讲课。就这样年青的袁世凯对西方先进文化和革新思想有了一些认识,这是就为什么袁世凯能和维新派谭嗣同打成一致的原因(后来袁世凯为自己的私利出卖了维新派)。在维新变法的103天内,许多的知识界人士在弦歌书院谈论自己对变法维新的看法,这些看法通过袁世凯传上书到光绪皇帝的御案之上。如今的“国舅府”没落破败,它在默默地见证着兴衰繁华和历史的变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