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汉墓出土的铜器原是个秤砣
2015-03-24 10:03:00 作者:孟苗 来源:山西日报 已浏览次

近日,垣曲县博物馆对外公布,该县半年前从一东汉残墓中发掘出的文物,经专家初步鉴定为汉代铜权,也就是秤砣。此铜权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计量的珍贵实物,还可佐证我国古代衡器和青铜器发展史,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2014年8月,在垣曲县尾矿库扩建工程中,库区东北段黄土断崖惊现一东汉土穴残墓。县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清理,此墓尸骨无存,唯余墓室一角,所幸出土铜器两小件。一件为兽钮铜印章,阳刻篆体“秦宗私印”。另一铜件高3厘米,底径4.5厘米,重40克,足底体呈椭圆形,足底部刻铸有纹饰,由于年代久远,辨别不清,内部上窄下宽的梯形物上有一圆孔。3月中旬,经运城市“一普”专家李百勤初步鉴定此铜件为汉代铜权。
铜权,就是铜质的秤锤。权,就是秤锤,又叫秤砣,与衡(秤杆)相佐,也就是称重量之用,名曰衡器。自人类出现了私有制,便有了权衡理念和雏形实物,是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工具。
据史料记载,其最早出现于东周。汉代称“权”为“累”,民间呼之为“公道老儿”。清人李光庭在《乡言解颐》卷四中说道:“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权衡取其平,平者乃公道之谓也。《汉书》说:“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
垣曲县博物馆馆长吕东风解释说,古代“权”的材质有铜、铁、陶、瓷、石等,造型有长方形、银锭形、圆柱形、扁圆形、葫芦形、鼓形,还有果蔬造型,以及鼠、猴、羊、蟾等,重量在20克至1300克不等。垣曲出土的这枚铜权重为40克。权,除用作衡器外,还用作吉祥物、压镇等。相传民间搬家时,先搬过去一个秤砣(多为陶瓷、石质);造屋上梁时,将它悬挂梁上,寓“称心如意”之意;压帐子四角也用它,使之熨贴、平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