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镇现清代崖墓墓主家世显赫悬疑多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四川古代崖墓是巴蜀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墓葬形式,它不同程度代表和显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其高峰期在东汉晚期,其后仍在延续,但逐渐淡出不再盛行,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现象。

  ●探寻——

  神秘崖墓浮出水面

  一年前,记者从镇安镇村民口中获悉,某处密林山崖上有“雕刻得很好看的古代巨大石墓”。该村民曾听长辈讲,这个墓直接挖进整块山石,时间是清代,至于里面到底埋葬着什么人、有无随葬品就不知道了。

  如此说来,该墓葬应为崖墓了。史料显示,崖墓在清代之前已然踪迹罕见,咨询相关专业人士以及查阅县志等,也没有关于我县清代崖墓的任何记载。那么,这个说法是真是假?有没有村民说的那么精美壮观?为此,记者利用周末数次寻访,足迹踏遍了镇安镇可能出现墓葬之处,却一无所获。

  难道消息有误?或者在别的乡镇?寻找无果,只能暂时中止。

  然而,半个月前记者无意中从县城一位陆先生口中获悉,他本人因为下乡收山货曾经见过这个古墓,他说这个神秘崖墓真的存在,而且也确实就在镇安镇!

  ●震撼——

  精美大气叹为观止

  这座寻觅已久的神秘崖墓终于浮出了水面。近日,记者一行在村民的带领下穿过荆棘密林见到了这座古墓,它坐落在镇安镇白华村后山上,掩映于树林之中,其精美大气让人震撼。

  崖墓硬生生从山体由外向里挖掘而成,山体宏大平整、石质坚硬,墓高10米以上、宽约5米。墓体显然经过精心设计,主墓与两旁侧室浑然一体,雕刻布局巧妙严谨。最高处石刻牌位上书“牟氏崖城”四字,其下“天生地设”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十分醒目,旁边刻有“清道光甲午”等文字。墓体雕刻有龙凤、祥云、瑞兽、神仙人物等,刀法老练流畅,形象栩栩如生。上方石壁还凿有排水沟,正所谓无处没有下功夫。

  纵观整个崖墓,初步得出的结论是:设计精心,雕刻精美,耗费巨大,显然非常人之墓。再仔细研究所刻碑文,其内容让我们不由得分外震惊。

  ●悬疑——

  家世显赫有待考证

  墓葬石刻落款人员大体分为两部分:文员和武官。文字显示:官衔涉及内阁中书、翰林院以及进士、举人、文生、增生、监生等文员9人,太子太保、定海将军、四川中州副将、总兵、督军副将、随征将军等武官8人。

  根据墓葬外观和文字推断,该墓系清代所造,应为牟姓人氏的一座双人合葬墓。然而,这座神秘崖墓却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悬念:在清朝,是什么样的家族敢如此雕龙刻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显赫家族,拥有如此多的文武官员?如是开县人为何无人知晓,如不是开县人又怎会在我县边远之地出现?为什么如此显赫的家族却这样低调,历代无任何记载,甚至当地村民也只知此墓历史久远,其他却几乎一无所知?精美雕工显示非本地工匠手笔,那么如此难度巨大的工程在当时的荒郊野外是如何完成的?墓葬里面到底还有多少内容可以为后人揭秘?

  如何揭开牟氏神秘家族之面纱,是否具有考证研究价值?也许只有权威部门和专业人士的说法才具有说服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