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泾阳现376座古墓葬 最大收获为发现6座车马坑

    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东临泾河的一处西周墓地的考古成果。这是泾河流域发现最大规模的西周墓地,发现近300座西周墓和6座车马坑。专家认为这可能是西周中晚期时的一个的“民兵”部落,以保护不远处的都城。其中一个规格略高的墓内发现了两件青铜器和铭文,墓主人名字还在辨认中。 

 

  发现六座西周等级最低车马坑

 

  去年4月开始,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这片墓葬区呈线状分布,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50~80米。376座古墓葬中,西周墓有近300个,其余是唐墓和汉墓。

 

  “西周墓葬多为平民和贫民墓,只有个别墓葬到士一级。”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告诉记者,根据西周墓群东部围沟出土物判断,时代为西周中晚期。

 

  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6座车马坑。多为一辆车和2匹马配备。“西周的诸侯、贵族等级车马坑是4匹马,天子等级是6匹马,坑内只有两匹马,这是西周时期等级最低的车马坑。”刘呆运告诉记者,以前发现的西周诸侯墓葬,是一个车马坑对应一人墓葬。这次发现的不太一样。

 

  这6座车马坑,可能是一座车马坑陪葬一个家族。墓葬非常集中,表面上分辨不出家族区域。刘呆运表示,接下来可能会采用DNA测骨骸,来判断家族数量和墓葬关系。

 

  或是“民兵”部落居住劳作之地

 

  虽然大多墓葬被盗,但6座车马坑未被盗。其中一辆车马坑保存较好,为长方形,口小底大,东西长3.1,深3.2米。内有两匹马、一条狗,还有两个青铜车軎。另一辆车马坑内东西向侧卧两匹马,坑内西部有一牛头。“狗可能是某个家族养的狗,作为陪葬。发现牛骨,说明那个车马坑有祭祀作用”。

 

  6座车马坑周围分布大量墓葬,且墓葬规模略大于周边墓葬。其中一座编号M214的墓内二层台东南角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这座墓规格略高一些,青铜器上的铭文有两个字没有识别出来。”刘呆运告诉记者,那两个字应该是墓主人的名字。如果辨别出来就可以判断出墓主人具体的族群。

 

  铭文大概的意思是什么呢?“是西周常见的铭文形式,一种宣告。**子子孙孙永远用此青铜簋。”刘呆运告诉记者,这次考古发掘的意义在于,这是泾河流域发现规模最大的西周墓地。西周中晚期,西周的都城就位于不远处的长安斗门一带。

 

  这里位于渭河北岸、泾河南岸,因此推断这里的部落应是以防御为主的“民兵”部落。“他们平时居住劳作,一旦遇到战事就可防御泾河北岸的外族。”专家认为此次发现对泾河流域西周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