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北京无一入围


昨天下午,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深圳咸头岭遗址等10个项目榜上有名。考古协会理事长徐萍芳说:“今年项目特点走‘平’,专家评选意见比较统一。”纵观200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探源”成为重头戏。
寻找人类文明的源头:4万年前石器略同欧洲
云南富源大河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种类繁多,有盘状石核、柱状石核、长方形石核、三角形石片、边刮器、端刮器及少量骨器。这些工具有典型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勒瓦娄哇技术痕迹,也是莫斯特文化物品在我国南方首次集中出现。莫斯特是法国的一个地名,因发现大量旧石器中期精美石制品而得名。莫斯特文化约始于15万年前,盛行于8万至3.5万年前。莫斯特文化的典型器物是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器和三角形尖状器。
长期以来,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只在欧洲地区熠熠生辉,而亚洲等地一直是默默无闻,以至于科学界有一种论断,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是旧石器文明缺失的地带。大河遗址反映出这个时期,亚洲与欧洲一样,拥有高度发达的旧石器时代。又或许说明,旧石器中晚期存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而且发生在南方的时间早于北方。
寻找坟的起源:最早的坟在南方
入土为安是中国人的传统。坟墓连称,在今天看来似乎是一回事,其实这两个字的本来意义是有区别的。墓是指地下墓坑,坟则指地上鼓起的坟包。最早的坟包在哪里呢?此次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使我们向答案又跨进了一步。
早在2003年前后,考古人员就发现管九村存在不少土墩墓。为配合浦南高速建设,考古人员在去年对这些土墩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30余座土墩墓。初步判断这些土墩墓的年代为西周到春秋时期,距今2500年至3000多年。
这30余座土墩墓,主要分布在管九村的山坡上。土墩多数在地表,有比较明显的隆起,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圆角方形或者圆形。大的土墩长宽均在20米至30米之间,高约3米;小的长宽也在10米以上,高约1米。土墩的封土基本上是就近取土堆筑,没有明显的夯筑迹象。
专家介绍说,我国北方早期是没有坟的,《礼记·檀弓篇》中说:“古者墓而不坟”。《易·系辞下》还提到上古的墓葬“不封不树”,也是说葬地不起坟,也不种树以设标志。管九村发现的30余座土墩墓是目前考古界发现的最早的坟堆,很可能说明坟的起源在南方,后来才传到北方的。
寻找秦朝的源头:秦人发祥地在甘肃礼县
秦孝公将国都从陕西凤翔迁到了咸阳,而秦朝是从哪里到的凤翔呢?秦始皇的祖先陵园又在哪里?史书记载的具体位置却很模糊。这一次,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将秦人起源地的范围缩小了。
大堡子山遗址位于礼县以东13公里处的西汉水北岸。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的大墓被盗掘,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考古专家痛心疾首。当时,考古界普遍认为被盗的是秦公大墓,并认为史书中记载的秦人最早的国都西犬丘(又名西垂)就应在礼县附近。2006年,考古工作者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重点调查、钻探和发掘。
“遗址出土了规格级别挺高的乐器坑。这是一套秦早期的青铜编钟,由3个大钟和8个小钮钟组成,外观完整,整体呈现深绿色,11个钟一字排开,整齐地摆放在坑道里,据说仍然可以再一次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来。”考古专家称,这对于被盗秦公大墓墓主身份的确认具有重大意义,乐器坑的存在进一步证明了秦公大墓墓主的身份显赫。“重要的人物当然出现在重要的地方。”专家猜测礼县一带正是秦人早期的一处重要城池,不排除就是国都西犬丘的所在。
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2.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灵宝西坡仰韶文化聚落遗址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
5.山西柳林高红遗址的商代夯土基址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7.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9.安徽六安双墩汉代墓地10.上海普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
观点
延伸中国考古时空范围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过去的考古界有“古不考三代以下”的说法。“三代”指的是夏商周,意思就是考古研究的范围应是夏商周以前。
“这种说法厚古薄今,我们现在认为是不对的。”刘庆柱说,贵州荔波水甫水族墓群此次也成为候选项目之一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从石刻风格和碑文内容上分析,水族墓群属于明清时期。时代虽不久远,但仿干栏式的石板墓是水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并在晚清后期逐渐消失。现存于世的墓群也深受人为破坏和自然风化,所以成了考古对象。明清时期的墓葬考古进了候选名单,这在历年的“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也算新鲜事儿。
解析
北京为何无缘“十大考古”
十大考古新发现开评至今已经是第17届。据介绍,此次考古新发现评选是从今年1月启动的,浙江长兴七里亭旧石器时代遗址等24个项目最终杀出重围,入选“决赛”,这其中却缺少了北京的项目。
“没有北京的项目入围,主要是因为近年北京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项目不多。能称得上是‘重大’的,除了东湖林遗址比较引人关注外,能让人记得的确实不太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介绍,这是一个机遇问题。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自1990年开评。据刘庆柱介绍,在2006年进行的考古发掘项目中,全国共有100多项报评“十大考古新发现”,评委会首先从中遴选出了60个重要发现。3月9日,专家们经过评议,最终联合推荐24项进入入围名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