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家老字号“出土”唤醒海口百年骑楼街“乡愁”
2015-01-12 16:28:59 作者:王子谦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88岁高龄的许鸿荣在海口博爱北路生活了一辈子,他记忆中的老街是“有卖文具纸料账簿乐器的‘善利隆’,有经营图书的‘会文书局’,还有药铺‘广德堂’,店铺是五花八门。”最近,这些老字号又重新出现在海口市民生活中。
9日,历时半年的海口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与骑楼集散广场建设完工举办开街仪式,百年老街再现世人。
海口骑楼老街是中国现今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的骑楼建筑区,2009年6月被中国文化部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史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海上贸易与航运的发展,华侨在海口水巷口、长堤路一带建起混合巴洛克、文艺复兴、南洋三种风格的独特建筑,由此也形成了海口近代骑楼老街欧亚混合的城市风貌。
“这里有琼南、富南、长安,奇真四大茶楼,还有中西菜馆、国际餐厅、中和戏院,每天非常热闹。”许鸿荣当年在私人餐厅打工,见证了当时的繁华。
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涛介绍,随着时光流转,骑楼老街受到较严重的破坏:部分新建筑缺乏协调,广告店招、交通停车和市政管线等较为混乱;历史建筑破损严重,亟待修缮。
海口市政府展开骑楼老街修复工程:2012年首批十幢历史建筑修缮完工,2013年首条修缮老街中山路开街,2014年8月骑楼老街博爱北、水巷口街景街廓整治工程开工,工程包括骑楼建筑立面修缮、“老字号”挖掘、沿街景观、街道设施完善等方面。
骑楼老街修缮方案设计团队负责人、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常青介绍,已完成的中山路、博爱北路骑楼建筑的修缮,分别代表了国际在修缮实践当中的两个倾向。前者倾向“整旧如初”,试图恢复到骑楼出现之初呈现的形态;后者倾向“整旧如旧”,恢复骑楼上一次修缮后的形态,展现历史的沧桑感。
本次骑楼修复分为三种情况:完全破坏并建有现代建筑的,由规划师重新设计其外立面,使风格达到统一;部分破坏的骑楼,对楼板、梁、墙体进行加固,对裂缝进行补合;保存较为完好的,仅需对外立面进行加固。
同济大学历史建筑保护实验中心主任戴仕炳教授发现,骑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灰、白两色,而是彩色的。他确定骑楼建筑“墨绿色、蓝色、白色”色系和“褐色”色系,主要色彩基调以“素色为主,局部出彩”。
老字号挖掘和保护是修复重点,目前已陆续挖掘出60多个老字号,“正兴选铺”、“德兴布厂”、“会文书局”等重见天日。修复的工匠来自海南、广东、福建、广西等地。“比如这朵花,先用想象力手工画出来,再画到墙壁上,然后打钢钉,用水泥做粗坯,再用纸筋灰光面压上颜色,一朵花要很多层次慢慢做出来。”福建工匠蔡华利说。
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海口市骑楼办副主任赵爱华介绍,骑楼老街蜕变重生,不仅仅是骑楼立面修缮、老字号名号再现,整个街区的传统业态仍旧保留,乐器店、手工业品店、家居用品店及凉茶店生意依旧红火,杂货、布匹、医药、书局等商业门类齐全,“原汁原味”的老街让人有时光倒流之感。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