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月明寺现明代古暗道 为尼姑下河取水而凿

      益阳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谢林港镇月明山顶月明寺惊现古暗道。12月2日上午,记者闻讯前往一探究竟。

      从谢林港镇政府沿志溪河下行不到500米就是月明山,山高不到100米。上得山来,只见古树参天,一座古刹刚刚复建竣工。僧人告诉记者,暗道就在月明寺右前方下面,是今年上半年挖入寺路基时挖掘机挖出来的。

      这是一个洞口不过2米高的山洞,明显不是天然形成,开凿痕迹明显。3位僧人及当地一对父子打着手电,带记者入洞查看。只见洞内干燥无积水,七弯 八拐直腰往前走,脚下感觉有软土,疑似洞壁黄板石风化掉落的老土。前行30多米再左拐,手电光照见洞壁爬满蝙蝠和蜈蚣,众人只得折返。

      据了解,益阳月明寺列入了《中国古刹名录》,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为月明庵,是益阳比丘尼祖庭,即新出家的尼姑培训的地方,毁于“文革”中,寺内所有资料包括暗道修建记录等全部丢失。

      月明寺主持释来广认为,暗道是修建月明庵时,为尼姑下河取水洗衣专门开凿的,为的是不伤风化,故对外保密。由于历史资料丢失,现在无法确定暗道建于何年,但不难推断,暗道与月明庵应同时存在。

      当地村民介绍,古时尼姑在山下河边洗衣,来无影去无踪,民间一直传说月明庵有暗道,相传为明代洪武年间开凿。暗道究竟修于何年,通到山下何处,如今洞内情况如何,亟待专家考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