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拆迁现场现宋代古碑 文物部门已介入保护
2014-12-02 11:59:55 作者:高瞻展 来源:河南商报 已浏览次

石碑被用钢架固定住,碑上的字迹已经开始模糊
您知道吗?唐初战功赫赫的大将李靖,在郑州曾有过庙宇,宋真宋赵恒也曾御笔题字为其立碑,郑州管城区一个村子因此被命名。
如今,村子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计划,村民担心,仅存的石碑、拴马石如何保护,埋在地下的文物会不会被发掘?
文物部门表示,会与拆迁方协商,勘探、保护文物。
事件
城中村拆迁现场有古碑
昨天,郑州市晋王庙村林先生致电河南商报记者称,他们村现已拆迁,但村子附近有唐代庙宇遗迹,部分文物深埋地下,希望文物部门能予以勘察、保护。
昨天下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未来路与郑汴路交叉口附近的晋王庙村,在一片残垣断壁中,石碑、拴马石依然挺立。
两块石碑都被铁栅栏圈起,村北的石碑碑体遍布裂纹,全靠井字形钢架固定,碑额上“灵显王庙之赞”6个篆字清晰可辨;村西边那块石碑已经倾斜,倚靠在水泥墩上,根部堆着凳子、旧轮胎、桌子等杂物。
文物保护标牌显示,这两块碑是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灵显王庙之赞碑》碑和《郑州重修有唐忠臣李卫公庙记》碑,前者为宋真宗书写,后者为金人所立。
“这里原先是晋王庙,现在只剩下庙门口两块拴马石。”村民戴先生指着道路边两块有方孔的石块说,据史料记载,晋王庙始建于唐代,1944年日军侵占郑州后被焚毁。
考证
古碑是宋真宗为李靖所立
灵显王、晋王、李卫公……这些称号指的都是唐朝开国大将李靖。
李靖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他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纪念他的石碑,怎么会在郑州保存下来呢?
在《宋真宗驻跸郑州考述》一文中,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鲍君惠考证,宋真宗在拜谒皇陵途中曾4次在郑州短暂停留。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三月庚子,宋真宗来到了郑州城东的仆射陂,在附近的灵显王庙,御笔题下《灵显王庙赞》,表彰李靖为国为民所做的巨大贡献,并刻在碑上。
说法
庙里供的不是唐初李靖,是北魏李冲
“其实这座庙供奉的是北魏李冲,而非唐初李靖。”在管城区文物局文物管理科郑先生看来,宋真宗御笔勒碑,有点“以讹传讹”。
据宋代官方档案记载,郑州灵显王庙始建于唐代末年,位于仆射陂。仆射陂原是北魏孝文帝赏赐给尚书仆射李冲的封地。陂地内的庙宇,按理说供奉的当为李冲。
唐代末期,全国各地大多建有供奉初唐功臣李靖的庙宇,李冲封地内的这座庙,也被后人误认为是纪念李靖。
宋真宗立碑不提李冲,却对李靖大加赞扬,这才使此庙神主被彻底固定为李靖。
回应
文物部门已介入,正与拆迁方协调保护
郑先生说,灵显王庙在宋、金都有翻修,直到日据郑州时被焚毁,仅存的只有两块石碑和两块拴马石。因为古庙已不复存在,文物部门对埋藏地下的遗址、文物,并无资料。
昨天下午,二里岗办事处东明路社区工作人员称,晋王庙村处在城中村改造区域内,在拆迁前,已知会郑州市、管城区文物部门前来查看。
郑先生表示,目前正在与拆迁方协调,编制保护方案,并在基坑开挖前对地下进行勘探,若发现文物,一定会进行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