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发现:古城遗址现场发现“城中寺”

      城四家子城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区德顺蒙古族自治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了探明该城址的具体形制和用途,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3年开始对城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记者从吉林省文物局了解到,经过两年来的考古发掘,证实位于吉林省白城市的城四家子城址是辽代长春州、金代新泰州的城址,这是我国首次对辽金时期州城城址进行大规模发掘。

      经考古人员测量,城四家子城址城墙周长达5748米,城墙上分布多个马面(用于军事防御),城墙东西南北各有一处带有瓮城的城门,四角建有角楼,东城墙及北城墙外侧还挖有护城壕。记者看到,该城址的部分城墙遗迹依然较为宏伟,北侧城墙现存高度最高达7米左右,城墙最宽处达18米。

      考古发掘主要选取了北城门以及一处夯土建筑台基。记者在主体面积达600多平方米的建筑台基遗迹看到,台基的基本形制清晰,磉墩和墙体基槽依然可见。根据台基遗迹上的柱网分布情况,考古人员推测此处原有一处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建筑。考古人员还在台基周围发现了夯土院墙、排水沟等附属设施以及带有火炕的房址、灰坑、灶址等居住遗迹。

      据考古人员介绍,该建筑址内出土遗物以板瓦、筒瓦、兽面瓦当、鸱尾、兽头残块等屋顶建筑构件为主,同时出土了大量陶瓷器残片。考古人员在早期地层中发现若干泥塑佛像残块,部分出土绿釉瓦上还见有墨书“施主”“兴教院”等字样,可推测该建筑基址与宗教相关。并且,部分出土文物带有明显的辽金时期皇家特征,可见建筑等级非常高。

      考古专家认为,考古发掘结果表明,城四家子城址确实是辽代始建、金代元代沿用。从一些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该城址应当是辽代的长春州和金代的新泰州。据史学家考证,城四家子城址还曾经是辽皇帝春“捺钵”的行宫所在,在当时级别颇高。此次对城四家子城址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为研究辽金城市建制、经济贸易、文化政治提供了实物依据。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