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首次发现素烧窑炉

      为配合河南宝丰汝窑遗址博物馆建设,考古人员对汝窑中心烧造区进行了再次发掘,不仅新发现了窑炉、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大量“类汝瓷”瓷器,还首次发现素烧窑炉,新出土素烧器多达120余万件(片)。

      主持发掘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赵宏说,这批遗迹遗物的年代相同,都是汝窑废弃后的产物,年代大约在宋末或金代早中期,为研究汝窑、张公巷窑、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编号为Y4的椭圆形窑炉,引起了专家关注。它与此前发现的汝窑烧造中心区的窑炉结构基本相同,但烧造温度较低。专家依其烧结程度和柴烧事实,认为应是素烧窑炉。这在古代制瓷业发达的河南地区还是首次发现,也是汝窑首次发现素烧窑炉,为研究汝窑烧造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数量庞大的素烧器堆积,主要集中于汝窑中心烧造区西南部地下灰坑群内,地层年代晚于汝瓷烧造年代。虽然仍以碗、盘等汝瓷常见器形为主,但仿青铜器出戟瓶、荷叶器盖、长方形托盘等,均为首次发现,是以往汝瓷中不见的器形。

      赵宏说,南宋官窑遗址曾出土和此次新出土仿青铜器出戟瓶底部相同纹饰的残片,而汝窑更精致,说明同时期汝窑与南宋官窑都烧造此类器物。出戟瓶、素烧大盘、长方形托盘等器物并非民用,也非一般生活用品,或许是当时官府在此烧造这一类的祭祀用品,用以代替青铜器祭祀。

      此次考古发掘还出土的一种青釉瓷器,堆积集中、数量庞大,烧造年代晚于汝瓷,为了和汝瓷区分,专家暂时将其定名为“类汝瓷”。

      赵宏说,“类汝瓷”明显继承了汝瓷器类,有熏炉、瓶、盘、碗等,形体较大,最大瓷盘的口径可达28厘米,这在以往汝瓷器物群中尚不多见。其釉色类似汝瓷,也为天青、青绿、卵青和月白,但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玉质感不及汝釉。

      曾两次获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其汝瓷窖藏和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发现,破解了千年汝窑之谜,引起世界陶瓷界的极大关注。为配合遗址博物馆建设,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2年至今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遗物。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