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县种茶历史悠久 近日发现清代茶园契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流县,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武夷山脉中脉东南侧,九龙溪上游,日照充足,土地肥美,年平均气温15℃到1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1771.3毫米,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

      清流的客家百姓自古就有种茶喝茶的习惯。据清代道光九年清流县知事乔有豫修纂的《清流县志》“食货志·货殖”上记载:清初,有江南僧至境,遍山种茶,依松萝制之,有香有色,迄今玮埔、梓材(今嵩口镇玮埔村和梓材村)、薯坑(今温郊乡薯坑村)等乡间传其种。

      清流县种茶历史悠久,笔者近日在嵩溪刚发现当地一份清代嘉庆十九年(1815年)买卖茶园茶树的契约文书。整份契约长44厘米,宽23厘米,抄写在当地出产的手工竹纸上。距今已近200年了,但品相保存完好。

      内容为:立卖茶字人熊元坤今因要钱使用自愿将自己续置祖山茶树一处,坐落土名风雨亭,上 至买人茶山为界,下至田堪为界,左至翼典茶山为界,右至元儒茶山为界。四至分明,其茶苗要行出卖与人,今托中送至本家,公作取名下向前承买为业。当日凭中三面定时值价铜钱叁百文正。其钱及字即日两交明白,不欠分文,所作交易二比情愿,非相逼勒成交并无积债货等情亦无重行典退之弊。自买之后,任凭承买人永远掌业收摘。出卖人永无异说,今后有凭。立卖茶树字永远为照。

      说合中人熊元粲(花押)代笔人邓圣绥(花押)

      嘉庆十九年十一月吉日立卖茶树字人熊元坤(花押)

      立足收字人熊元坤今收到本家公作收名下所买风雨亭茶树铜钱,三百文正之钱豆收清,不少分文今后有凭足收字为照,当日豆收清。 永远益后

      今天嵩溪青溪一带仍有成片茶山。此份契约包含客家人买卖时的一些俗语和俗字,但文笔通顺,权益和责任清楚。这份转让茶树契约的发现,是清流种茶历史的珍贵见证。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