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时隔30年再"开"汉墓 或有更具分量的珍贵文物

      作为柳州最早城市雏形——古潭中县的关键物证,上世纪80年代出土的数十件汉墓文物,至今仍被视为本地最具“分量”的一批文物藏品。近日,该市文物部门再次组织考古人员,对柳江县境内的“九十九堆”汉墓群进行清理发掘——30年后再“开”汉墓,能否带来新的重量级发现?随着考古活动不断深入,谜底有望近期揭晓。

      坐落于柳江县东部白沙乡境内的“九十九堆”汉墓群,30年前曾因出土国家一级文物——东汉线刻滑石人面具,以及灯、铜碗、陶罐、陶屋等珍贵汉代文物而名噪一时。该墓群呈带状分布,“九十九堆”为当地民间叫法,因其中心在新安村,文物保护名录中将其称为“新安汉墓群”。目前,“九十九堆”仍有封土可数的汉墓数量约为30处,其他因长期风雨侵蚀、人为破坏而被夷平,无法通过肉眼观察确定的汉代古墓,数量难以统计。

      1994年,柳江县白沙乡“九十九堆”——新安汉墓群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墓群地处偏僻,外来不法分子主导的非法盗掘现象时有发生,县文管所组织村民严密防范,仍然无法完全禁绝。另外,农业生产中的深耕深挖和取土活动,也在时刻威胁文物安全。由于部分汉墓受损严重,要在地表封土堆彻底消失前保住墓中文物,惟一的办法就是开展抢救性的发掘工作。

      为此,今报曾在去年8月19日通过报道进行呼吁。此事引起自治区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区文物局决定拨出相应经费,由柳州市文物局牵头组织,对“九十九堆”汉墓群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发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