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三百多平方米的土坑里到处都是陶片 为汉代墓葬

      晋州市海滩村的王先生平时就比较喜爱研究文物,前几天在村东大土坑内发现好多残砖和陶器残片,且残片上布满花纹,经过仔细对比后,他推断这里应是一处古墓。昨日上午,记者分别联系了晋州市文保所和市文物局有关专家,专家称,此处为一处汉代残墓。

      三百多平方米的土坑随处可见陶片残砖

      王先生家住晋州市东卓宿镇海滩村,在该村村东一家工厂内打工,仅有初中文化的他对文物、古玩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我经常买一些介绍文物的书籍来读,了解一些文物知识,捡拾到残片和残砖,总要仔细研究一番。”王先生说,这次,他在村东两个大的土坑中闲逛时,无意中发现坑内有不少陶器残片和残砖,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推断,此处应该是一处汉墓。11月3日下午,心里激动不已的王先生还将此事致电本报,希望有文物专家能过去查看。

      昨日上午,记者和晋州市文物保护所的所长王根茂一起来到海滩村走访,王先生所说的两个大土坑就在该村东部不远,主要分为东坑和西坑,其中,东边的坑比较大,南北长一二百米,宽三四十米,坑深六七米,在坑内四周还有不少钩机挖过的痕迹。走在土坑之内,随处可见残砖和陶器残片。

      根据陶器上绳纹推断此处为汉代墓葬

      王根茂拿起一片较大的残片仔细观察,在残片的凹面有很多布一样的纹,在残片凸面有很多绳子一样的纹,他介绍说,这些布纹和绳纹很具有代表性,“这就是汉代制陶的一种工艺,很有特色,也就是说,这个陶器至少是在汉代甚至汉代以前制作的。”王根茂说。

      随后,在东部坑内,王根茂还对坑底散布的一些残砖产生了兴趣,记者注意到,这些残砖的表面同样有绳纹,“这也是说明这个墓葬应是汉代的依据”。王根茂说,由于海滩村地处滹沱河流域,经过长期的流沙冲积,一般墓葬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根据考证,这些墓葬多埋在地面以下六七米处,而这个土坑的深度也基本与之相吻合,由此,可推断出,这处墓葬应当是汉代的。

      在采访中,王根茂还表示,近些年来,市民的文物保护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王先生发现陶器残片、残砖及时与文物保护部门联系,这是很值得赞扬的。王根茂说,下一步,他会将这些陶器残片、残砖的情况向市文物部门反映,并联系专业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勘察。

      将协调保护并上报省文物部门

      对此,石家庄市文物局副局长张献忠介绍说,从晋州市海滩村村东出土的陶器残片和残砖来看,这应是一处汉代残墓。“之前,市文物局的有关人员曾经到过海滩村村东,并在土坑里找到不少陶器残片。”张献忠说,汉代遗址、残墓在省会比较常见,有数百处之多,多分布在我市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对于汉代残墓来说,他们主要是以保护为主,也就是将残墓登记在案,并协调当地文保部门对其加以看管、保护,并上报省文物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勘探,确定残墓的位置和规模,根据残墓的情况,再确定是否进行抢救性发掘。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