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水北调出土10万余件珍贵文物 含金头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发现战国古墓群,这是考古人员在清理一处车马坑(2009年7月2日摄)。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郑州10月26日电(记者 桂娟)在历经9年的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中,河南不仅有鹤壁刘庄、安阳固岸、荥阳关帝庙、新郑唐户、新郑胡庄、荥阳娘娘寨等6个遗址当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出土了10万余件珍贵文物,许多文物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为破解诸多历史之谜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珍贵资料。

 

      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的一件战国早期小口鼎上铸有多达49字的清晰铭文,专家通过对铭文上“岁星纪年”的考证,确认该器物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印证了楚国实行岁星纪年的文献记载。

 

      鹤壁刘庄墓地出土了象征权力和地位的齿刃石钺等一批珍贵文物,为研究先商社会结构和商人渊源等提供了资料,墓地中发掘的一座石棺墓,是中原地区已发现石棺墓的唯一例证。

 

      鹤壁关庄墓地发现清代西安府守备之墓,出土一批制作精细的金质头饰,特别是一件印有喜鹊登梅图案的金冠,寓意为喜上眉梢,金丝镂空,工艺十分精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安阳固岸墓地出土的东魏时期围屏石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对研究北朝绘画艺术、民族融合等相关课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发现了一批北齐时期通体彩绘的文官俑、武士俑、侍女俑和人面兽身、狮面兽身镇墓兽,以及雌雄相配的猪、狗、羊等动物造型,特别是3件瓷器已接近白瓷,因其极有可能将我国白瓷制作工艺产生年代大大提前而显得尤为珍贵。

 

      叶县文集遗址发现了储藏丰富的瓷器窖藏坑,出土了大量钧瓷、青瓷、白瓷等金元时期瓷器,为金元瓷器的分期研究等学术课题提供了一大批珍贵资料。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4件西周铜矛,根据出土地层证实了中国特有兵器戈从石镰衍生出来的逻辑推断。

 

      南阳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出土一批带有铭文的珍贵青铜器,“鄂侯”“鄂侯夫人”“鄂”等铭文表明,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由于缺乏统一的文物保管和陈列场所,南水北调出土文物不仅无法得到有效保管和展示,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10万文物急需一个“家”。

 

      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志清说,河南是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量最大、成果最多、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但目前这些出土文物一部分存放在所在市、县文物部门的库房里,一部分暂存在考古发掘单位临时租用的民房里,面临巨大的文物安全压力,兴建一座南水北调博物馆已成为当务之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