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村民当灶台 清代族谱揭开宋代石碑之谜(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连氏先祖墓碑

一块残缺的石碑,正中刻有“宋考连公荣十,妣游氏景娘墓”字样,日前,顺昌县大干镇来布村连姓村民,在后龙山发现这块宋代的石碑,不久,来布村连姓村民又发现了一本编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的族谱,揭开了石碑背后的谜团。

这块宋代石碑高1.1米,宽0.56米。除了碑正中“宋考连公荣十,妣游氏景娘墓”的字样外,石碑右下角落款处缺损年代不详,却依然可见“裔孙清××立”字样。

省姓氏源流研究会连氏委员会秘书长连德森告诉记者:石碑曾被一位村民抬回家当作灶台。村民连咸樑、连振文看到这块石碑后,觉得这应该是宋代连氏先祖墓碑,他俩打算翻阅族谱找寻依据。随后,连咸樑、连振文从仅存族谱的原谱残页开始分析,他们认为原谱应当有数本传世。终于,两人在顺昌县埔上乡洛源村连步新废弃多年的旧房子里找到了族谱。经考证,这是编修于清乾隆三十七年的族谱,已严重风化,只要轻轻一碰,纸屑就撒落地上。

透过谱牒记载分析,世人得知,在北宋末年,连荣十从湖北应山迁至南剑州任知州事,其子连潜将父葬在顺昌来富后龙山,以后子孙繁衍,形成上连、下连之分,新发现的是下连族谱。

专家认为,这块石碑就是宋代连氏先祖墓碑,也是迄今为止闽东北地区发现年代最久的连氏先祖墓。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