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出土明代碑 古碑内容涉及“反腐”(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当官应廉洁,如果有些官员非法聚敛钱财,让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反倒是好事。”这段话来源于明代南京守备李隆所刻的“嘉言”碑。在总统府近些年来的基建工程中,出土了部分明代遗存。昨日记者就在总统府内见到了这块首次面世的明代“嘉言”碑。

总统府北部发现明代古碑

“众所周知,总统府一带主要是晚清文化和民国文化的集中地,想不到在明代年间,总统府一带就已经是重要区域。“总统府展览研究部专家陈宁骏向记者表示,在近两年,总统府北部靠近长江后街位置进行的基础建设中,陆续出土了一些明代遗迹文物,其中一块明代石碑引起了他的注意。记者发现,这块石碑宽78厘米、厚22厘米,右下角残缺,其余一大部分已经经过清理,虽然有所残缺,但石碑上的文字却非常清晰,上面用飘逸的隶书写着“嘉言”二字。在正文部分有这么一段文字:卢坦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古碑内容涉及“反腐”

根据陈宁骏的研究,这段碑文其实是记载了《新唐书》上的一段故事。石碑上的卢坦是唐代洛阳人,曾经为老百姓请求延期交纳税赋受到处罚而名盛一时。“石碑上刻了一个故事,有一天,上司杜黄裳召见卢坦说,有个大官的儿子不慎交了坏朋友,现在家财败尽。你去深入调查一下,了解详情。卢坦回答说凡是为官清廉,虽位高权重,但不会有丰厚家产;若有家财庞大,必是剥削百姓累积而来。如果子孙能够守财,那是上天要使不道之家富有,人也没法;若是不能守财,那是取于人还于人,还有什么好调查的。杜黄裳对卢坦的回答觉得非常有新意,从此对卢坦十分器重。”陈宁骏介绍。

明代南京守备李隆所刻

那么这块石碑是谁所刻呢?由于石碑左下侧已经有所破损,记者在石碑底部发现一段文字:“襄城伯李隆”字样。对于这块石碑中的反腐观点,陈宁骏认为,李隆刻这块碑,很有可能也是为了警示南京城的大小官员的。虽然有一定的新意,但是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不值得当代借鉴。那么,李隆又是谁呢?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明史专家季士家向记者介绍,在明代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之子朱高炽继位后,准备复都南京,于是在南京设了南京守备,也就是南京的最高长官,明代功臣后裔、襄城伯李隆于是走马上任。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南京设置外守备和内守备两大官职,李隆担任的是外守备。而他的顶头上司内守备则是赫赫有名“七下西洋”的郑和,当年南京首脑开会,郑和都是坐中间,李隆和其他官员坐在两侧。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