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现类小河墓地遗址 有男根女阴立木

在“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又一处同样有着男根、女阴立木的生殖崇拜墓葬遗址被发现。刚刚完成考察任务的新疆考古专家16日表示,这处遗址与此前引起广泛关注的小河墓地的墓葬形式极为相似。

新发现的这处遗址位于流向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克里雅河尾闾,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克里雅河北方墓地”。带队考察的新疆考古所所长、研究员伊第利斯·阿不都热苏勒正是2002年全面挖掘清理小河墓地的领队,这次发现让他兴奋不已。

小河墓地是1934年由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新疆罗布泊找到的“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它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175公里。整体墓葬层层叠压形成一个巨大的沙丘,沙丘之上矗立着圆形、船桨形、多棱形立木,立木上端涂成耀眼的红色,用牛皮包裹棺木……小河墓地距今约4000年,墓葬规模的宏大、葬制的奇特和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曾引起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从GPS的直线距离看,小河墓地位于新发现的“克里雅河北方墓地”东北595公里处。考古工作人员初步推断,“克里雅河北方墓地”距今3500年到4000年。墓地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30多米,总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而小河墓地为2500平方米。

在这片遗址区,伊第利斯看到几乎与小河墓地一样的情形:遗址区也有一个金字塔形沙丘,沙丘上立着大量形同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部分立木上端涂红,分别刻有二道、四道、七道并列的刻槽;还有用牛皮包裹的泥棺……

伊第利斯认为,众多相似的特征表明这处墓地与小河墓地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甚至透出文化传承的关系与族群迁徙的信息。“也许小河墓地的主人是从克里雅河绿洲逐渐向罗布泊地区迁移,并在那里形成一支更为显赫的族群。”

令考古人员遗憾的是,这处墓地已遭盗挖,被盗的墓棺达50多座,部分还被编了号,暴露在外的还有20余座墓棺保存完好。考古人员清理后发现,棺内干尸的头朝向东北,与小河墓地一致。在一些棺木底下,考古人员发现已露出沙土的涂红的立木顶端。“这表明,这处遗址也和小河墓地一样是重叠葬,而且至少在两层以上。”伊第利斯说。

为了使暴露在外的大量文物不再继续遭受风沙侵蚀,考古人员对被盗挖的古墓进行了回填。在未整体发掘前,这处墓地遗址尚有诸多谜团待解:遗址究竟和小河墓地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棺椁中沉睡了近4000年的墓主人是否与小河墓地的先人存在亲缘关系?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生存的早期人类是否沿河向北迁徙?

新疆考古所所长伊第利斯表示,在向新疆文物局申请之后,他们将尽快对这处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并从中探寻答案。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