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博罗发现明朝古墓群 13副灰砂木棺皆遭破坏
2014-09-16 14:37: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近日,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梅花村发现大片明朝古墓群,根据碑文记载乃博罗望族,该家族有人曾被封御史知府。但该古墓群部分已经惨遭盗挖,出土的13副灰砂木棺皆遭破坏。村民吁希望能够对祖先遗物进行保护。
根据当地村民反映,该古墓群被盗于2013年12月22日,当日是雨天,有3人趁雨夜将该古墓群用挖机挖开,对13副灰砂木棺予以破坏。村民间传闻,盗墓者从古墓里盗走的有酒器,金银首饰等。
梅花村村民刘先生称,在该古墓群被盗挖的次日上午9点多,他曾去过现场,灰砂木棺惨遭破坏,里面的红木颜色鲜艳,现场还有散乱的人骨,明朝官服,衣服颜色鲜艳,完整,他吓得没敢近前看。当时,他还在现场发现一块汉白玉碑,有村里的老人建议他搬回家收藏,他担心惹祸上身,就没有拿回家。
据古墓埋葬者的后人何大志先生介绍,他一直在澳门和珠海香港发展事业,今年6月份,他回祖籍博罗准备修缮家父坟墓。意外从家族亲人口中得知,他们位于博罗县罗阳镇梅花村的一处何氏古墓群被人盗挖了。
何大志介绍,根据考证和何氏家族前辈讲述,博罗附近有何家明朝大官的墓地。另据梅花村的老辈人讲,该古墓群是博罗县城何氏家族的墓地,没有其它外姓人埋葬于此。
“翁讳宪字孔章号寒松博罗望族也……封御史知府……万历乙酉二十一日终于正寝……”据现场发现的墓碑碑文显示,该坟墓为罗浮老儒何寒松坟墓,为明代博罗县御史知府,乃博罗名门望族。从以上碑文可以初步推断,该古墓群乃明朝万历年间所葬。
至今,被盗墓者所挖的墓穴犹存,厚达20多公分、惨遭破坏的灰砂木棺仍凌乱地横躺在古墓群所在地。个别墓穴里还有木棺残片,表明平滑,红漆颜色已经褪尽。
博罗县博物馆馆长张向忠查看过该古墓群后介绍称,在博罗县的东山森林公园等地,也曾发掘过明朝古墓,但那都是单个明朝墓,如此庞大的古墓群在博罗还实属罕见。从现场的棺材碎片分析,该墓应是灰砂木棺墓。古人在木棺外再包裹一层厚厚的,由石灰、糯米、砂粒搅拌而成的灰砂,以防止木棺受潮,同时,也有防水作用,可以让木棺保存时间更久。
博罗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林石强表示,他们将会对现场实地查看情况,尽快向惠州市民文物保护部门进行汇报,由该部门定夺是否需要请考古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做出进一步处理意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