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中桥 出土宋明文物

      遵义市城郊的中桥考古人员透露,他们发现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古代遗址,并发掘出部分宋明时期的建筑构件。该遗址,很有可能是播州土司的家庙。

      该处遗址位于遵义市中桥水库淹没区内,原是民宅聚集的小村落,小地名称“新场”。去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附近发掘杨价、杨铿墓时,在拆除房屋后的废墟下发现了可疑物品,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曾出土部分文物。专家认为,去年试掘中的发现,说明该处遗址比较重要,可能与土司墓葬有关。

      记者昨日在考古现场看到,一道环绕遗址四周的墙垣已基本呈现出来。墙垣内的遗址面积,约1700平方米。目前零星出土的残砖断瓦、脊兽残件等,为宋代和明代两个时期的文物。

      考古队员推测,“新场”遗址很可能是播州土司的其中一处家庙。此外,因出土的不同时期建筑构建相互混杂,暂时还不能准确对其断代。

      据称,这些宋明时期建筑构件,是完全交织在一起的混杂方式。“就是说,上面一块构件是宋代的,下面一块则可能是明代的。”考古队员解释,这样的混杂形式影响给遗址准确断代。

      针对遗址中的混杂现象,有分析认为,可能在宋代,新的播州土司为一个已故土司在此修建家庙。到明代,又一个继任土司,为其上一任土司修建家庙时,采取了拆旧翻新的方式,一些拆下的宋代构件,又被用到了明代家庙上。

      “这与杨价墓周边的城墙类似。”分析者说,已发现的宋代杨价墓周边城墙,被明代城墙所叠压。这种叠压,现在普遍认为是末代土司杨应龙为其父杨烈修坟时所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