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首航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辽宁丹东港执行其首个水下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考古任务主要针对海底沉船遗址进行重点调查,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水下考古船的首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考古01号”救生艇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张艳)9月4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辽宁丹东港执行其首个水下考古调查任务。此次考古任务主要针对海底沉船遗址进行重点调查,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水下考古船的首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 


      9月4日,我国首艘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首航出发赴辽宁丹东港执行其首个水下考古调查任务。由于沉船整体仍埋于厚厚的淤泥下,其性质及保存情况不清楚,此次调查将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明确沉船的泥中沉态、规模尺寸、保存状况等。业内专家认为此次水下考古船的首航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此次考古任务主要针对海底沉船遗址进行重点调查,出水文物的现场清理储藏、水下声纳探测、水下考古安全保障设备等都将在这条船上完成,此次水下考古调查任务也是对“中国考古01号”各项专业性能的系统检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在海底。水下考古也被不少人形容为是“海底探宝”。一方面,海底探宝少不了精兵强将——专业的水下考古队员,另一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良的装备也是水下考古必不可少的。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专业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全长56米,宽10.8米,型深4.8米,设计吃水2米6。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航速可达12节以上,排水量950吨,可抗八级风浪,可持续航行30天。


      “中国考古01号”装备精良,配备有专门从事水下考古调查、探测、发掘、打捞、展示的各种专业设备,如声呐、磁力仪、龙门吊、折臂吊、文物吊装口、月池工作区、减压舱、空气隔离舱、潜水员舷梯等,船舱内配有考古仪器室、设备储藏间和维修间,还有专门处理出水文物的舱室和有机质文物冷藏室等,全船有30多个舱位,可满足20余名专业人员同时登船作业。“中国考古01号”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水下考古事业在装备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据悉,“中国考古01号”主要工作海域为我国沿海和西沙海域。


      “主动出击”的水下考古逐渐展开


      我国对“水下”的关注也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虽然没有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但中国已经开展了许多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在泉州的滩涂上挖了一艘沉船,到八九十年代以后在沿海地区的水下考古调查的挖掘,一直到现在我们对南沙群岛开展的水下考古调查,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念上,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当下前进的步伐还在不断地增大。


      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多学科交融、多部门协同的综合工作。目前,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所、国家海洋博物馆、丹东港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建立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切实加强和推进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蕴含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遗产。近年来,与海洋相关的各类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与保障国家海洋权益息息相关,海上执法巡查日益常态化的同时,“主动出击”的水下考古也逐渐展开。

责任编辑:八宝钿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