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点军桥边一山村发现明代石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专家推测所载文字用于记录家族史

      8月26日,市民王先生致电6459110报料称:在点军区桥边镇一个村庄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这块石碑被茂盛的草丛掩盖着,虽然有点破损,但石碑上的很多字迹都清晰可见。

      记者易玮玮通讯员汪军报道:当日,记者在桥边镇广化寺社区平善坝看到了这块明代石碑。石碑高约1.5米,宽约0.5米,下面埋在土里,上面呈椭圆形。通向这块石碑的是一条仅能通过一人的小路,小路上杂草丛生,尽管不远处也有一些住户,但平日里很少有人走这条路。大约100米处,就是奔流不息的长江。

      记者走近看到,这块石碑正反都刻有字,其中可以看清的字迹有左边在古代称为“拔”的小字:皇明万历元年,古代称为“题”的竖行大字为:明处士高XX考;背面写有:洪武二年/嗟哉我祖,名誉芬芳,开辟基业,至德辉光,源流分派,世代悠扬,佑我后人,福寿无疆。此外,石碑反面还刻有祖宗的名字。

      “这块碑一直在这,我们也没在意过。”附近一位70岁的杨姓村民告诉记者。同时,记者从点军区文化馆了解到,当地文化部门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块石碑。

      昨日,记者将石碑照片拿到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清平经过一番鉴别后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这块碑确为明代立的,但其意图尚不明确。张清平推测,从正反两面的时间和可以辨认的一些字迹来看,这块碑可能是在明万历元年(1573年)立下的,它一直追溯到明洪武二年(1369年)。“有可能记述了这个家族是1369年迁徙到这个地方,当时的祖宗有哪几位。”张清平表示,如果这块石碑是用于记录家族史,则对于研究我国历史上的人口迁徙等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在宜昌的远安、兴山等一些地方,也发现过明代的石碑,其用意都不同。”张清平建议当地文化部门可进一步前往考察,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