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一建筑工地挖出晚晴瓷器残片 经鉴定具标本价值

      8月19日上午,内江市市中区永安镇下元村5组村民在村里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个有7座墓室的南宋古墓群;4天后,在内江市市中区河坝街的建筑工地上,一位工人在工地上发现一些瓷器碎片,随后他相继挖出十几块类似的瓷器碎片,后经内江市市中区文管所初步鉴定,这些残片为晚清时期的瓷器碎片,具有标本价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工人在建筑工地发现瓷器碎片

 

      最先发现瓷器碎片的是建筑工地上的一位工人,他叫陈冬。他介绍,8月23日下午两点左右,他在工地上无意中发现这些散落的瓷器残片,因为平时是收藏爱好者,这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最开始看到地上是些瓷器、碗,拿到那个碗有点像青花瓷那种,后头我就到地上去刨,越刨越多,最后就刨了十几个碗出来。”由于刨出的残片越来越多,陈冬意识到这些东西可能属于文物,于是就想办法联系了内江市市中区文管所。

 

      鉴定为晚清瓷器残片,将做进一步研究

 

      据了解,当天下午五点左右,内江市市中区文管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一边对出土残片进行鉴定,一边锁定挖掘范围继续挖掘,先后又挖出了六、七块瓷器残片。据市中区文管所所长万立新介绍,这些瓷器都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制品,这次挖掘的基础坑可能是建国时期城市基建的灰坑,也就是用来倾倒垃圾的地方,这些瓷器残片等出土文物是晚清时期沿用下来并被丢弃的。所谓灰坑,万立新介绍说,“应该说解放初以前或者建国后修房子,之前的基础处理形成的一些垃圾废弃坑,那个时候算起这次(建筑工地修建)是第三次第四次基建了,那么在这里形成的废弃坑瓷器碎片不会太多,民国和晚清的瓷器残片,有一定的标本价值,但是整个坑不具备文物考古价值了,因为是多次的人为扰动破坏了。”万立新介绍,文管所工作人员对这些残片作为标本进行了收集,将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第一作为标本研究它的瓷片,它的器形;二是对它的年代看有没得进一步的推论、研究。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