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村民平整土地现汉代古墓:出土陶灶等6件文物

7月20日,陕西眉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在村子边进行土地平整时,意外发现了两处古墓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经过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共出土陶罐、陶灶、陶仓、陶壶等6件文物,陶仓、陶壶为釉陶,考古人员初步推断为西汉晚期器物。

考古人员发掘清理出来的6件陶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发掘清理出来的6件陶器

 

眉县博物馆馆长介绍出土的6件陶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眉县博物馆馆长介绍出土的6件陶器

 

      7月20日,陕西眉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在村子边进行土地平整时,意外发现了两处古墓并及时上报文物部门,经过考古人员抢救性发掘,共出土陶罐、陶灶、陶仓、陶壶等6件文物,陶仓、陶壶为釉陶,考古人员初步推断为西汉晚期器物。


      平整土地时发现两处古墓

 
      7月20日,眉县汤峪镇讲渠村村民在村子边进行土地平整,推土机在推平一处田地时,地面上露出了两个大洞,村民跑过去查看一处洞口时,发现里面 有几件陶制器物,推测是一处古代墓葬,几位村民向辖区派出所报案,眉县文物旅游局考古人员在获知情况后,赶赴现场对发现的这两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 提取出3件陶罐、一件陶灶、一件陶壶和一件陶仓。


      7月21日上午,记者在眉县博物馆见到了这些出土的文物,记者看到,陶灶的形制很逼真,很像一件微缩版的艺术品,陶灶的灶台上有着水瓢样的“浮雕”,陶灶上还有花瓶和跪姿的火工图案,陶壶和陶仓可以明显看到上面绿褐色的胎釉,陶壶上面有兽面纹饰。


      眉县博物馆馆长汤洋介绍说,这6件陶器,除了陶壶和陶仓是釉陶外,其余都是灰陶,陶壶和陶仓由于是釉陶,相比来说要精美一些。


      墓主人或是非正常死亡


      参与现场清理发掘的眉县博物馆副研究员刘怀军介绍说,此次抢救发掘的这两处古墓葬相距20米,其中一处墓葬有早期被盗和破坏的痕迹,没有发现什么文物。另一处墓葬相对完好,但墓室很简陋,共提出6件陶制器物,陶罐、陶灶、陶仓、陶壶里并未发现盛放有东西。


      “出土文物的墓葬墓室完好,但从发掘出土的器物来看相对较差。没有发现任何的钱币等其他一些饰物,按以往发现,陶仓应该有2件,陶罐也不止3 件,器物的组合相对来说比较差。” 刘怀军说,葬具看到的只有棺,从墓室结构和出土器具来看,墓室主人身份较低,从骨骸来看墓主人应该是一名45岁左右的女性。“像这样墓室结构完整简单,但 葬具组合又不符合常规的发现,比较蹊跷,推测墓室主人可能是非正常死亡。”


      “从器物形制看应该是汉代王莽以前器物,属于西汉晚期器物。”刘怀军介绍说,汉代后期,厚葬之风较衰,不像商周时期殉人这样的实物陪葬,汉代采用替代品陪葬,这次发掘出土的明器(也称冥器,就是陪葬器)就是一个证明。


      “这两处墓葬相距20米,推测可能他们是同一个家族。”刘怀军说,此次发现汉代墓葬的讲渠村靠近秦岭,这次的发现再次说明了眉县现有的行政村等大村子在还汉代时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说明当时这里环境良好,物产丰富。

责任编辑:小宇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