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省山西为何无缘0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经过专家、学者两天的认真评审和投票,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8日在北京揭晓。

从2004年起,我省连续3年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夺得桂冠,让山西文物大省的美誉名正言顺。但在本次评选中,山西不仅榜上无名,甚至没有一个考古项目参评。山西今年怎么了?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我省历年来参与该奖项评选的文物专家。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创办于1991年,该项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共同主办。据介绍,“十大发现”从申报到初评,再到最后的不记名投票,各环节都有规章制度严格把关。“申报‘十大新发现’的考古项目,必须有国家文物局颁发的发掘执照,就像我们所说的‘户口’。即使考古价值再高,没有正式的发掘证,也不能报名参评。此外,申报工作主要以单位申报和专家推荐两种形式入围,而专家推荐主要以《中国文物报》上的公开报道为依据。”截至目前,我省有10项考古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家表示,为了这个荣誉,全国各地的考古界竞争很激烈。有的省份为了保证能评上,避免自己内部的项目之间不打架,还专门由省文物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调控。“终评阶段,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界、文博界的数十位顶尖专家,还要对各项目进行评议投票。这样的过程让人忐忑不安,如坐针毡。”

尽管竞争激烈,但文物大省山西的缺席,到底是在哪个环节上遇到难题?专家分析道:“‘十大考古’奖项评选的是新发现,而不是评选‘国宝’。申报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全局性,不能仅根据一些重要遗迹、遗物等阶段性成果就提前申报。考古发掘一般都是配合基建工作的,我们不能进行主动挖掘,所以我省文物部门在去年主要侧重于对之前的考古项目进行收尾。如果要申报此次评选活动的话,在项目选取上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也很着急,因为去年并没有什么特别合适的考古项目可报。”

在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我省报送了两项考古项目,分别是曲沃羊舌村晋侯墓地和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建筑基址。最终柳林高红商代夯土建筑基址胜出。文物专家说:“其实,曲沃羊舌村晋侯墓地很有考古价值,但上年度参评的项目无法递延到本年度,所以此次连‘海选’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遗憾留在文博工作者的心中,但他们仍希望在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榜单中,能为山西留下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