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丹霞岩穴墓葬内惊现明朝木乃伊 保存完好(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发现木乃伊的墓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保存完好的木乃伊

4月5日,泰宁旅委会工作人员在旅游资源考察中,首次发现大规模丹霞岩穴墓葬,在这些岩穴墓葬中,还惊现一具保存完好的明朝木乃伊。

这次发现的丹霞岩葬群所处的泰宁杉城镇横坑自然村是泰宁丹霞岩穴文化的汇集处,周围有宋名臣李纲读书处丰岩、明兵部尚书李春烨读书处天台岩以及僧尼骨灰坟冢存放地风水岩等十余处儒释道隐居读书的丹霞岩穴。整个岩葬群处于丹崖绝壁之下,面对的是满山的青松翠竹,环境幽深寂静。经观测,岩葬群数量众多,其中仅一个单体丹霞岩穴内就已发现保存完好的棺椁、墓穴达十余座,均为完尸下葬,且墓穴主人的身份应为普通居民。

在这些岩葬群中,有两个被盗墓者打开的并列墓室。墓室深入丹崖石壁之中,深3米,高1.5米,宽3米。其中一个墓穴被打开的棺木中发现一具女性木乃伊,其尸身的头发、五官和牙齿均保存好完,面部表情饱满完整,栩栩如生,衣物色泽明亮,是泰宁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留存完整的木乃伊。墓穴前倒卧着两块墓碑,一块墓碑正中题字为“明故叔仕章李公之墓”,左侧为“嘉靖叁拾贰年癸丑岁孟冬庚申吉旦孝侄李纯孜、李纯福仝立”。另一块墓碑正中为“明故婶谢氏之墓”,左侧题字与上一块墓碑相同,这显示两个墓穴的主人生前为夫妇。

据泰宁县考古人员介绍,这次发现的岩葬群数量多、规模大,与以往在此区域内发现的以僧尼骨灰为主的岩穴墓葬现象迥异,这证实了泰宁古代岩葬民俗的存在。而从木乃伊墓碑上所提示的时间可以判断,该墓葬为明代嘉靖32年(1553年),至今已有455年的历史。泰宁县地处湿润的南方,这具木乃伊如何在潮湿开放的环境中数百年不腐是有待解开的一大谜团。

此外,泰宁旅委会工作人员和考古人员在岩葬群附近还有两处发现:一是首次发现明代兵部尚书李春烨亲笔为其先祖9至14世题写的墓碑铭文;二是一处高约30米的悬棺崖葬,但发现的悬棺没有任何碑文和墓志铭,这具悬棺的年代还是个谜。

另据了解,目前泰宁县在对墓葬群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后,已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了情况,并引起了上级文物部门的关注。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