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发现成片石棺古墓 传墓主或为竹王氏族后代

      距离福泉市区15公里外的一处山上,当地村民在耕种时,不断发现石棺墓葬,因墓葬地位置特殊,且连片集中下葬,坊间传言,墓主或为竹王氏族的后代,但墓中却无墓志铭等佐证,留下了诸多谜团。
      
      5日,记者在当地村民的指点下,见到了这些被掩盖在灌木群或杂草丛中的石棺古墓。
      
      当地村民潘正刚说,这些石棺古墓,多是在开垦荒地时被发现的,近年来,除部分尚保留外,部分已在农垦时遭人为破坏了。
      
      在一被灌木掩盖的石棺古墓前,记者发现,这是一个用一整块石料合砌而成的两个墓地,目测石椁长达3.2米左右,墓穴高1.2至1.5米,墓穴进深在2.2至2.5米之间。
      
      76岁的当地老人马秀珍回忆说,这些被发现的石棺古墓,位于竹王城遗址东门外的后山上,从70年代至今,已陆续发现上百座了。
      
      其中,在最初发现的石棺古墓中,有些墓穴尚存人体残骸,但也不乏空穴墓。
      
      福泉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长王永明证实,在发现的石棺古墓中,既有单穴的,也有双人穴、三人穴甚至五人穴的都有,而且墓穴的石料和尺寸大小也不尽相同。
      
      据称,因石棺古墓发生地位于据称已有2000多年的竹王城城墙外的后山上,该发现引起广泛关注。坊间传言,墓主或为竹王氏族的后代。
      
      但对于坊间传言,福泉方面至今无一个确切说法。
      
      王所长告诉记者,此前,他们曾邀请省考古专家到现场勘察,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墓葬建于明代时期,但“为何连片集中丧葬,墓葬中为何人?这些答案至今仍是未知数”,不过,被发现的这些石棺墓葬,对研究当地的丧葬习俗文化,以及对破解千年竹王城的历史,都有着不小的参考价值。
      
      ■相关链接
      
      福泉千年竹王城
      
      竹王城为贵州地表最早的城池遗址,距今有2000余年。据《贵州通志》记载:废竹王城,位平越府(今福泉)东23公里的羊老山上,相传为竹王所建。
      
      在明清两代,城内先后修建有关帝庙等,城内还设有兵营,军戏队演不断,驮马商队川流不息。1985年,该遗址被列入贵州省文物保护重点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