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现清代湘军名将墓碑 填补高级武官墓葬空白
清史专家谭伯牛在考证墓碑
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左一)在向大家介绍“赑屃”墓碑碑座
近日,芙蓉区东湖街道居民黄太天发现了一块清朝光绪年间的神道碑,碑文向人们提到了湘军一员悍将:清代苏松镇总兵王衍庆。这块石碑,不仅填补了长沙湘军高级武将墓碑的空白,又仿佛让人们回到了那段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岁月。
居民寻找一个月发现石碑
黄太天是一位对民间文化颇有兴趣的市民。多年前,他曾听邻居说起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有一块清朝将领的神道碑,但因历史原因被人为破坏,现只有碑座仰天叹息,碑身已无处可寻。
一个月前,他萌发了找这块神道碑的想法。他频频走访邻舍,希望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在老住户的帮助下,黄太天从一沟一地找起,终于在杉木村九组一个不起眼的小路边,发现了这块破损的神道碑。
东湖街道滨湖社区书记李明介绍,此碑最早立在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后因石碑被抬到河道上用于堵水治水后遗弃不明去向。
填补长沙湘军高级武将墓碑空白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神道碑高约3米、宽0.8米,碑上的字迹大多已模糊,但仍有20个文字清晰可辨,上书“诰封——诰授建威将军江南苏松总镇王梦虎公神道”。
经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和对湘军颇有研究的清史专家谭伯牛史料考证,碑文中所指王梦虎公即光绪二十年(1894年)总兵王衍庆,字梦虎,因立有军功,后受朝廷嘉奖,立此碑。
“长沙有曾国藩湘军统帅的墓,但没有发现高级武官的墓葬。”陈先枢高兴地向大家介绍,“王衍庆墓碑的发现,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同时证明了长沙是湘军的发源地。”
“碑上刻有龙形,如果没有皇上的诰命,是不允许刻的。由此也可见王衍庆的重要地位。”陈先枢说。
在碑的旁边,记者还看到了罕见外形像龟、实为传说中龙的儿子之一——“赑屃”墓碑碑座。赑屃也称龟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龙的九个儿子之一,样子像乌龟,善于背负重物,因此人们常用它来驮碑。
据介绍,用赑屃作为碑座必须是有一定规模的墓葬,例如墓主有皇帝的封号等荣誉。“赑屃”墓碑碑座也佐证了王衍庆曾经的荣耀。
墓碑碑座将合身安放浏阳河畔
“王衍庆,湘阴人,是湘军的一员名将。”谭伯牛说,湘军中的霆军最具战斗力,而王衍庆可称霆军的第一猛将,王衍庆自普通一兵做到提督,用了十二年,十分迅速。提督为从一品,是武职最高阶。后来,王衍庆还做了苏松镇总兵。
《清国史》中《王衍庆列传》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全力回救安庆。当时,围城之师由曾国荃统帅,游击护卫之师则以霆军为主力。陈玉成命刘玱琳在城北集贤关外赤冈岭设垒踞守,力抗湘军。四月,王衍庆偕霆营诸将“日夜环攻”二十日,终克之。同治七年(1868年),曾国藩进京,慈禧太后问他,此行是否从江南带了将帅,曾国藩就推荐了王衍庆。
据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介绍,将把墓碑与碑座合身安放在浏阳河风光带,成为一处充满文化味道的景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