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太白山上发现康熙年间铁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铁碑锈迹甚少,上面的铭文也清晰可见

 

   趁着端午节假期,3名大学生结伴爬上了太白山,下山前一人准备“方便”时,在悬崖边的石块后发现一块清朝康熙年间铸造的铁碑。昨日,眉县文物旅游局表示,他们将请专家上山对铁碑的文物价值进行鉴定。

 

  “那天我们爬了9个多小时,实在爬不动了,正准备下山,在方便时就发现了这块铁碑。”昨日,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上大三的李阳说,“没想到一泡尿,竟然‘浇’出了文物”。李阳说,6月1日上午,他和在西安上大学的高中同学郭文俊及其女友一行三人相约爬太白山。从上午开始上山,下午4时许爬到了海拔3500米左右的小文公庙以上500米处时,感到体力不支。天色渐晚,商量后准备休息一会儿下山。下山前,郭文俊说要去“方便”一下,走到路旁一处悬崖边的大石块后,发现石块缝隙有个已风化的蛇皮袋。

 

  “撕开袋子发现,里面是一块黑红油光的铁碑。”李阳说,铁碑两面均有图案和文字,因为是古书字体,再加上年代久远,一时还不知碑文上刻的是什么,但是一面印有“康熙二十七年造”;另一面印有“西安府临潼县儒学”等字迹清晰可见,根据铁碑上年代判断,距今已300多年。

 

  可能有人盗走但太沉重运输难

 

  李阳说,他们端详铁碑时,太白山旅游宣传营销中心员工杨瑞东恰巧从此路过。杨瑞东说,询问得知,铁碑是从悬崖边的石头缝隙里找到的,他判断这可能就是大文公庙被盗的祈雨铁碑,丢了有十多年了。

 

  经过初步测量,这块铁碑高约7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15厘米,重40多公斤,为空心全铸铁。根据碑上铭文判断,为清朝康熙年间铸造,记载了当地祈雨过程。李阳说,杨瑞东告诉他们,这铁碑是太白山的重要文物,应当保护,但是铁碑过于沉重,他们找来过路驴友一同将铁碑抬到了小文公庙,交给了太白山景区工作人员妥善看管。随后,杨瑞东报告眉县文物旅游局。

 

  “这块铁碑1999年我在大文公庙前的草坪上曾见到过,随后就不知去向。”昨日,眉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张辉说,发现铁碑的小文公庙距离大文公庙有4公里路程,步行也需两个小时,初步判断,应该是有人想将铁碑带走,但运输艰难,藏在此处后遗忘了。

 

  太白山铁碑多被盗或被破坏

 

  “以前太白山上有很多铁碑、铁瓦以及铁佛,现在很多都被人为破坏或盗走了。”杨瑞东说,尤其是铁碑,现在已处于消亡边缘。

 

  太白山旅游宣传营销中心驻西安联络处负责人梁超说,太白山上的铁碑通高均为1米左右,碑额铸有龙凤等图,碑身饰有蔓草卷云花纹,碑座多为方形,碑面文字多为颂神祈祥和造碑经过。铁碑一般中空,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依然挺立如初,黑红油光,锈迹甚少,可能是其中熔有铜、银等金属的缘故。太白山上竖铁碑,一是较石碑结实些、轻些;二是高山区温差大,铁碑不易冻裂;三是为了垂之久远。

 

  眉县文物旅游局局长张辉说,已派专人前往小文公庙查看铁碑管护情况,并请专家上山鉴定文物价值。此外,为了保护文物,在下山唯一通道上也设有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门进行巡查。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