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古城现古墓群出土西王母羽人天门画像砖
去年,广元(微博)昭化古城边发现一座秦汉古墓群,省考古研究院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初步估计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目前已发掘出60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73座墓葬,是省考古研究院迄今发掘的该时期面积最大的古墓葬群。
昨日,在考古发掘现场,专家表示,广元(微博)昭化古城墓葬群是中原人群、中原文化进入巴蜀地区的一种反映。发掘中,一块刻有西王母、羽人、天门造型的画像砖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有专家表示,这三种元素同时出现在一块画像砖的情况或是首次发现。
猜测
部分墓主非富即贵,非一般平民
如此大规模的墓葬群,这些墓主的身份也深受广大考古人士的关注,通过现场发掘的文物,不少专家也开始进行了猜测。
目前,昭化大坪子墓地出土器物900多件,多以陶质或铜质随葬品为主,既有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陶壶、铜壶、铜鍪等,也有专用于陪葬的冥器,如陶仓、陶俑、铜车马器、铜壁、铜泡、铜铃等,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发现了不少规格较高的随葬品,比如铜鼎,有的钫、壶还有成对出现,有的墓葬甚至出土了少量金银器。
罗二虎表示,从出土器物的规格、形制来看,部分墓主或许是有一定官职和社会地位的人,“发掘的文物中有鼎、蒜头壶等器具,这些在当时是礼器,礼器是身份的象征,在先秦时期,如果不是贵族就不会有礼器,”此外,已经清理的56座墓葬中,其中有43座土坑木椁墓大部分属于西汉中晚期,另有少量墓年代可能早至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从棺椁来说,有棺椁说明墓主不是一般平民,起码是富裕人群或者是有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人,而在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棺椁。”
首次
一块画像砖,西王母羽人天门同现
在此次昭化大坪子墓地发现的画像砖也反映出了地方特色,其中一块同时刻有西王母、羽人以及天门造型的画像砖引起了许多专家的关注、讨论,有专家表示,这样类型的画像砖,在四川或是首次发现。“墓里画像砖的图画显示,其实是当时人们的一种信仰的象征。”罗二虎表示,在汉代,人们认为故人仙逝、驾鹤西去的美好愿望掌握在西王母手中,只有从她那里才能得到长生不死药,追求长生不老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体现。
此次发现画像砖的地域特色显著,“成都的画像砖比较宽,呈方形,在宽的一面饰有图案,镶嵌在墙壁中,起到一种装饰的作用,但是昭化出土的画像砖呈长条状,对着里面的那一面有花纹,与其他砖块一起,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罗二虎解释。
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宋治民在专家集体讨论中补充道,成都地区发现的画像砖是浅浮雕形式的比较多,而昭化大坪子墓地出土的画像砖则是用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像,很有特色。
人文
中原文化进入巴蜀地区的反映
此次发掘的昭化大坪子墓地属于秦汉文化,隶属于广义的中原华夏文化系统。四川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二虎介绍,历史上,秦灭巴蜀时,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的广元(微博),是至关重要的一关。秦灭巴蜀后,整个四川盆地的历史进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昭化作为秦朝当时的移民点,不少北方居民南下,定居于此。从葬俗文化看,昭化大坪子墓地迁来此地的人可能是秦人,也可能是别国的人,“随着历史的变迁,四川地区逐渐与中原融合,或许,这就是一个起点,是中原人群、中原文化进入巴蜀地区的一种反映。”
地理
历史上昭化地处地理位置关键点
在昨日讨论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昭和显得有些激动,据他所知,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木椁墓此前分别在青川、龙泉等地相继发现,这次昭化大坪子墓地无疑又是一次重大发现,印证了昭化在历史长河中重要的历史地位。地处嘉陵江与白龙江的交汇处,无论在历史中还是地理上昭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还串联起了古金牛道和阴平古道这两条交通要道的历史记忆。
古金牛道和阴平古道是古时入蜀的两条重要交通要道,在当时,走古金牛道,走广元(微博)、朝天一带,再南渡嘉陵江至要塞昭化,直至剑门关;走阴平古道,则是出阳平关、甘肃文县到青川,然后沿着白龙江到昭化,或者由江油到江油关,“昭化的地位可见一斑。”
李昭和介绍,当年秦灭蜀再灭楚,必须先过昭化,在灭蜀以后,在昭化这个要塞,不少被驱赶的别国乡绅贵族发配至此,“一些被流放的达官贵人,希望离故乡近一些,不想走了,就在这里把钱送给押送的官吏,最终留在了昭化。”从椁上看,这里人们仍旧保存了中原文化的许多东西,这群人的后人,秉承了祖先留下的文化,一直沿用着棺椁制度,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息繁衍着,也是曾经迁移人们留下的痕迹。
■证明
秦汉时昭化古城就成川北中心
据史料记载,昭化古城已有4000多年历史,古称葭萌。秦灭蜀后,便在昭化古城不远处建立葭萌城,有称“巴蜀第一县”之称。昭化古城众多的历史文化中,尤以三国文化著称于世。
历史上有“蜀汉兴于昭化,亡于剑门”之说,三国时期,刘备曾在此操练兵马,屯积粮草,创建了蜀汉政权的根据地。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建安十七年 (公元212年),刘备到葭萌以后,察看地势,果然如张松所献地图,“此城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城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故而,昭化古城也是三国文化重要发祥地。
考古人员认为,该批墓葬的出土,可以证明昭化古城在西汉或许已经非常繁荣。从出土器物的规格、形制来看,部分墓主或许是有一定官职和地位之人,而这或许也证明作为连接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的一个点,昭化古城早从秦汉时开始,就已渐渐成为川北中心。
■规划
确认墓地范围纳入文物保护点名单
专家们纷纷表示,此次发现为川北乃至四川地区战国秦汉墓地以及相关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参考资料,为墓地所在地的人文历史背景等增加了新的既丰富又重要的材料。
针对昭化大坪子墓地的保护,专家们建议,尽快确认墓地坟墓范围,纳入文物保护点名单,并积极申报市县级、省级和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条件许可情况下,对墓地实行原址保护,如不能,则必须对墓地范围内墓葬进行全部抢救性发掘保护。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