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板厂峪长城修复发现明代文物

      抚宁县板厂峪景区明长城修复活动展开以来,不断有明代文物现身,其中极具江南纹饰特色瓷器的出现,印证了明代守城官兵“南兵北上”的历史史实。

      今年以来,秦皇岛正式展开对境内明长城精华地段——板厂峪长城的修复,40余枚明代守城将士日常娱乐用的烧制象棋子现身于长城地基中。

       随着修复工作的推进,日前又有10余件价值较高的文物现身修复现场。经过简单清理,人们发现了明清时广泛使用的青花瓷酒盅、纹饰精美的瓷碗、已经折断的象牙秤杆,还有一块已断裂残缺、无法拼完整的碑刻,上面清晰刻有“凤阳戚继光、路副总兵、都指挥”等字样。此外,还有铜锁、铜钥匙和油灯等生活用具。

      板厂峪景区负责人许国华说,出土的瓷碗纹饰具有江南特色,应该是来自江南的戍守长城的将士带到北方来的,这将成为当年“南兵北上”的有力物证。他认为,史料中有很多关于长城记事碑的记载,但是缺乏关于修筑、戍守长城官兵生活的遗迹和物证。这些文物的发现,印证了这段史实。

      据历史记载,抗倭胜利后,1568年,戚继光来到北方,总理“蓟辽保练兵事务”,他针对当时蓟镇守军统属多门、战斗力疲弱的情况,上书朝廷要求招募浙东士卒。招募地区集中在浙江绍兴和金华。1569年第一批3000名“南兵”北上。史料记载,这支浙兵抵达后,“陈郊外,直立不动”,当时正赶上大雨,他们从早上一直站到午后,让蓟镇守军大为震撼。后来这支浙兵作为骨干力量,在戍边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