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宫”明日灌水 “南海Ⅰ号”年底有望开箱(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海Ⅰ号”打捞上岸已经接近4个月时间,保存状况如何?昨日(24日),记者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水晶宫”将于本月26日灌水,以此保证沉箱内的古船的湿度。博物馆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水晶宫”尚未满足完全注入海水的条件,此次只能灌水大约6米左右,水面不会淹没沉箱顶部。

目前,“水晶宫”南门即“南海Ⅰ号”进入“水晶宫”的通道已被封闭,“水晶宫”内壁的防腐蚀工程已完工。

如何保证沉箱内部湿度,防止千年古船发生皴裂,一直是考古专家们担心的问题。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沉箱顶部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防晒布,每日不间断地向沉箱浇水,但这不是保存古船的最理想方法。为此,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专家决定,在“水晶宫”不能满足全部灌满海水的现状下,向馆内充注6米高的海水。“海水基本能盖住沉箱内古船,古船船身被饱和水覆盖后,会非常有利于古船的保存。”

对于填充“水晶宫”的海水,专家们将采用自然沙过滤的手段,滤掉水中不利于古船保存的浮游生物。此外,“水晶宫”还安装了一整套专业水循环系统,每天抽出、排放馆中10%的海水,以此循环海水,保证“水晶宫”内的海水不变质。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说,“水晶宫”内的观光走廊仍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建设观光走廊落成所需的亚克力胶板(即透明玻璃)还未能及时生产、安装。而按照原本设计,“水晶宫”引灌海水需至12米深,目前必须等亚克力胶板安装好后,方可填充剩下的一半海水。

据了解,“水晶宫”内亚克力胶板对强度和透明度等要求都非常高,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生产商能生产、安装。前段时间,生产商专门派来工程师到“水晶宫”实地勘查,设计了适合“水晶宫”使用的亚克力胶板,但亚克力胶板的生产和安装要5个月左右的时间。而这项工程完成后,大约到年底,“南海1号”才有望进入开箱考古发掘阶段。

博物馆负责人透露,博物馆建成后,整个博物馆每年的维护费用约为3000万元人民币,仅每年引灌海水的费用就需要800万元。

责任编辑:nath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