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千年古墓,摸出两件国宝
人们都说沈阳法库是个宝地,大辽国肖氏、大清国僧王和公主,都生活或葬在这里。此处也是辽沈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地区之一。著名考古学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亲历过多次重要考古发掘,其中,他参与揭开了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掩藏的千年秘密,并且在黑暗的千年古墓里一下摸到了两件罕见的国宝——辽代绢画。
著名考古学家冯永谦向记者唠起参与法库辽墓发掘故事——
人们都说沈阳法库是个宝地,大辽国肖氏、大清国僧王和公主,都生活或葬在这里。此处也是辽沈考古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地区之一。著名考古学家、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永谦亲历过多次重要考古发掘,其中,他参与揭开了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掩藏的千年秘密,并且在黑暗的千年古墓里一下摸到了两件罕见的国宝——辽代绢画。
千年古墓被打开,露出神奇的“地下世界”
考古工作总是给人一种神秘感,而当冯永谦走进黑黑的千年古墓,他的发现更是令人称奇。11月22日,冯永谦告诉记者,40多年前的一次偶然发现,位于法库的千年七号辽墓露出了一角,于是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开始了。
那是5月初的一天,随着照相、绘图、记录等工作完成,冯永谦顺着一条阶梯式的斜坡墓道步步深入直抵墓门。墓门外面是门墙,皆为砖砌。当封闭墓门的砖石被小心翼翼拆除后,完整的墓室赫然展现在眼前。墓室内的温度很低,刚一进入,有一种湿润但又凉飕飕的感觉。地下幽静,纤毫不起,千年时间,看来犹如昨日。在甬道两侧的左、右方形耳室里,放着大漆盘、白瓷碗、鸡冠壶、长颈盖壶等各种瓷器,还有鎏金银鞍桥、绣花障泥、铁马镫、铁马衔、嵌水晶辔头等全套鞍马具,铁锹、铁斧等生产工具。壁画、木制棺床等一一展现,在冯永谦的眼里,这些物品见所未见,确实令人大吃一惊。
不好,身子被卡住了,可摸出两件国宝
冯永谦说,当几个考古人员对墓内进行清理时,他注意到大石棺前后两端和小帐之间有一段距离,心想这里能不能也有遗物?但两者间的空隙仅有二十多厘米。冯永谦觉得如果侧身躺下去,两手前伸,或可接触到棺的两端与小帐的间隙处。于是他试着侧身,结果身体一下被卡住了,动弹不得,但他的双手仍可伸到空隙处。由于这个隙缝既窄又深,里边很黑什么都看不见,冯永谦只能凭感觉向前摸,突然感到一堆软乎乎的东西,心中一惊!于是,他让人递来一件考古常用的细掘工具──削成其薄如刀刃的竹筷子,用它贴着地面剥离那堆东西,然后用手再往里摸。经过很长时间终将其物托在手上。但这时他根本起不来,于是就大喊:“快把我拉出来!”由于身子被卡着,大家拽不动他,后来有人急中生智,一手揪住他的上衣,一手提其裤腰带,硬是把他从夹缝中提了出来。
冯永谦双手将这堆东西托出后,轻轻放在胶合板上,大家围着观看。当这堆丝织品完全展开后,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居然是一幅画。人们被震惊了,这可是辽墓中首次出土的绢画,而且一组两轴,这在中国考古史上是一次重要发现!
两幅辽代绢画的发现,人们始料未及。为了万无一失,在经过严密包装之后,立刻送回了沈阳。随后,冯永谦和同事又坐飞机将两幅画送北京故宫博物院修复。
当故宫博物院领导、还有徐邦达、刘九庵先生见到这两幅绢画时,也十分震惊。因为,在地下埋了千年,这两幅画却没有破损和残缺,而且色彩鲜艳、质地坚实、构图精美。刘九庵先生说:“这两幅绢画真是太好了,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国画’呢!”
专家们一致认为,出土的这两幅绢画《深山棋会图轴》和《郊原野趣图轴》是旷世难得的辽代绘画。目前,这两幅画都收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